中国政府网 | 武汉市人民政府网

武汉打造多个甜蜜产业基地

发布日期: 2020-07-09 09:15 来源: 楚天都市报

夏季,正是吃蜂蜜降火的季节。连日来,记者走访了解到,今年武汉已经进行了首批夏季蜂蜜的收割,汉产蜂蜜将销往全国各地。

近年来,江夏、黄陂等蜂蜜产区开始陆续形成养蜂、采摘、体验和科普的蜜蜂产业链,并打造成为甜蜜产业基地,让武汉逐步成为华中地区乃至全国的蜜蜂产业中心之一。

汉产土蜂蜜每公斤过百元

“请你尝尝家乡的土蜂蜜,这是今年首批收割的夏蜜。”上周末,记者来到黄陂区姚家集街石屋山村朱家湾的中华蜂蜜产业园区。在布满蜂箱的山坡上,养蜂师傅一边熟练地打理着,一边给记者介绍着现在的蜂蜜成熟情况。

在这座蜜蜂产业园里,一排排的蜂箱错落有致,蜂巢里的蜂糖逐渐成形,很远就能闻到略带中草药味蜂蜜的香甜。

蜜蜂园主朱成云告诉记者,他家在十年前留传下的两箱土蜂(即中华小蜜蜂,简称中蜂),经过多年培育,通过自然繁殖,已经在黄陂北乡姚集、蔡店等地建立起了自然保护区:“武汉开始形成了多个以蜂业为主题的产业园,一起把原生态做成甜蜜产业,帮助村民脱贫奔小康。”

记者了解到,近两年来,本地中蜂蜜在市场上越来越受欢迎,每公斤的零售价最低也要120元,最高则超过200元。按一群中华蜂每年平均产蜜15公斤计算,本地蜂农养殖一群中蜂即可收入1800元到3000元。

自然保护促蜜蜂产业提质

据了解,武汉的蜜蜂养殖产业快速发展,最大的优势还是自然资源保护的成效显著,为蜜蜂生长、繁殖、采蜜等提供了优越条件。

武汉农业专家介绍,以黄陂北乡为例,当地是武汉生态旅游胜地,植被保护良好,处在古门、木兰天池等众多自然风景区的中心地带,森林覆盖率达86.6%,生长着刺槐、板栗等蜜粉源植物140余种。而且各种蜜粉源植物从春到秋交错开花,蜜粉源衔接不断,长达7个月的流蜜期为中蜂的生存、繁衍提供了理想场所。

此外,朱成云告诉记者,武汉的养蜂人在不断接收新的专业知识,解决了很多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比如如何正确处理中华蜜蜂与天敌意大利蜜蜂的生存关系,对蜜蜂种群进行保护,让两种蜜蜂都能大量产蜜。”朱成云说,由此建立的土蜂自然保护区,促进了蜜蜂的良性发展,使产品更纯正。

武汉打造蜜蜂产业链基地

我省农业部门介绍,从十年前开始,黄陂的蜜蜂养殖和蜂蜜加工开始发力,目前,仅姚蔡公路沿线就有30多户蜂农,蜂群达3600群。另外还有十多个蜂场分布全国各地,年产蜂蜜200吨、王浆3吨、花粉10吨、蜂胶0.5吨。其中有“野生山花蜜”等蜂产品销往国内外,年产值达到800万元,已形成初具规模的中华蜜蜂产业链基地。

记者了解到,接下来,武汉的蜜蜂养殖基地将逐步推行中蜂产品质量标准化体系认证,和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等产品认证,特别是对姚集、蔡店等地的中华蜂蜜进行地理标识认定。同时建立资源保护、饲养、疫病防治、产品生产等一系列技术和质量的标准。

此外,蜜蜂主题产业园也已成为科普示范基地,配套建成的休闲农庄、蜜蜂博物馆等,也将带动蜂产业外的乡村游产业,形成复合式的产业链。


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主办:武汉市农业农村局 | 武汉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承办:武汉市农业信息化中心  地址:武汉市江汉区八古墩东一巷78号 邮编:430023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02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