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 武汉市人民政府网

蝶变汇聚民心 幸福触手可及 空港新城绘就美好生活新画卷

发布日期: 2021-12-09 10:13 来源: 长江日报

高水平建设木兰文化生态旅游区。

景区集聚,农民吃上“旅游饭”

村湾面貌新,开绘乡村振兴美丽画卷。

田园好风光,丰收采摘忙。

新增学位3万个,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水平不断提升。

草原打太极,黄陂人民乐享悠闲生活。

奋力拼搏的岁末,新一轮冲锋号角在武汉之北热烈响起。

12月8日,中国共产党武汉市黄陂区第六次代表大会召开,向党和人民交上了一份沉实厚重的“成绩单”,也擘画出一张幸福美好的新画卷。

过去的五年,黄陂区上下埋头苦干,勇毅前行,城区功能布局优化完善,城市品质实现新提升。农旅产业深度融合,乡村振兴蹚出新路子。民生福祉不断提升,幸福指数达到新高度。全区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开拓创新、真抓实干,夺取了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实现了“十三五”规划、精准脱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三个圆满收官”,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

日新月异的黄陂,用实干实绩标注着社会发展建设的新成就。“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区(县)”“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国字头”荣誉擦亮了全域旅游金字招牌。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区、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全国“四好农村路”示范区(县)为乡村振兴赋能。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为居民生活添彩。

回望五年奋进历程,幸福触手可及,蝶变汇聚民心。

奋进新征程,黄陂坚持把惠民生作为第一追求,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第六次党代会为黄陂人民描画了全新的生活画卷:

高标准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充分发挥大都市近郊以城带乡、以旅助农优势,全面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努力实现高品质生活。坚持政策向民生聚焦、财力向民生倾斜、服务向民生覆盖,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让每个黄陂人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文化旅游

17个A级景区集聚

36万人吃上“旅游饭”

12月3日晚,绚丽烟火融入木兰水镇的墨色夜空,武汉冬日的第一场烟花秀在此上演。灯海迢迢、光影交织,木兰水镇成了武汉冬游的绝美打卡地。此前不久,木兰水镇成功创建国家级4A景区,木兰文化生态旅游区再添一员“文旅大将”。

黄陂,北枕大别山,南临长江水,拥有武汉市境内最高的山、最大的森林公园、最多样化的动植物种类,林地面积占全市的1/2,被誉为武汉城市花园,是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五年来,黄陂全域旅游突破发展,新建景区11家,A级景区增至17家,成为全国A级景区最多的县市区,木兰乡获评全国第一批乡村旅游重点乡。

景区扎堆,玩法却不一样。木兰天池的“飞仙”、木兰草原的“露营趴”、木兰花乡的“奇妙夜”、锦里沟的“电音节”、汉口镇·戏码头的剧本杀……各景区不断拓展创新的新体验、新玩法,打造出一张张全新的文旅名片,让大美黄陂成为美好旅游、美好生活的代名词。

端上生态碗,吃上“旅游饭”。张家榨村民胡思千说:“以前我们这个地方很偏僻,木兰草原景区开了后,村里把我们这些没有固定收入的人介绍到草原做些基本工作,现在收入稳定,生活有了盼头,日子有了奔头。”“捧”着木兰草原景区这个“金饭碗”,张家榨村民年收入跃升至人均5万余元,有的家庭年收入超过80万元。

五年来,黄陂累计接待游客1.2亿人次,旅游综合收入660亿元,36万农民吃上“旅游饭”。

黄陂区第六次党代会提出,未来五年,该区将进一步提档升级全域旅游。高品质建设木兰文化生态旅游区,增强重点景区吸引力,大力培育“新木兰系”旅游品牌。新建木兰夫子山乡村度假区、木兰天创乡村度假区、木兰大余湾乡村度假区、木兰中华恐龙园四大景区。加快建设木兰古道文化小镇、木兰黄花涝千年古镇、木兰姚家山“红色小镇”三个特色小镇。每年新增一家4A级景区。建设精品民宿集聚区,打造木兰樾和林泉、木兰斜阳耒筑、木兰设计之乡等十大高端小众精品民宿品牌。创建木兰湖国家旅游度假区,打造国际旅游目的地。争创全国首个全域旅游服务国家质量奖,成为全域旅游服务质量标准制定者、引领者。

乡村振兴

家门口“坐享”几份收入

村湾环境好了 农民收入高了

9月,黄陂区木兰花乡获市级田园综合体创建资格,这让杜堂村的村民们激动不已,谁能想到昔日的贫困村不仅脱贫变身美丽乡村,还能成为带头发展的致富村。

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88个重点贫困村、2.6万贫困人口提前一年脱贫出列。杜堂村是黄陂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无缝衔接的生动缩影。

回乡就业的村民葛台刚将自家老屋入股,改造成一栋民宿,每年能拿到4万元分红。家里流转的山地田地每年能拿到8000多元的流转费。“我在景区当电工,妻子在景区餐馆帮工,我俩每月工资合计也有七八千,小日子过得很富足。”说起现在的生活他满脸都是笑。

土地流转费、景区打工、闲置房屋增值、入股分红四种收入加一起,杜堂村户均年均增收6.2万元。

黄陂的乡村振兴画卷既有“硬基底”,还有“高颜值”。木兰乡大余湾的古朴民居,长轩岭街东风村的联排别墅,蔡家榨街长岭岗村的现代小区……这样风姿各异的美丽乡村分布在黄陂各街乡,展示着黄陂村落的乡韵美景和幸福生活。

农旅产业深度融合,乡村振兴蹚出新路子。五年来,农业产业化步伐加快,新增高标准农田32万亩,生态绿色农业种植面积70万亩,培育壮大仟吉、宏农农牧等5家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培育农村电商站点1100个、农民专业合作社1053个、星级农家乐1326个。全力建设美丽乡村,建成岱黄高速、木兰大道等100公里美丽乡村示范带,打造市级以上美丽乡村示范村140个,姚集杜堂村、王家河胜天村、木兰乡双泉村获评中国最美休闲乡村。

黄陂区第六次党代会提出,未来五年,黄陂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大力发展现代都市农业。坚持“规模化、特色化、品牌化”,实施精致农业发展“十大工程”,新建十大精致农业产业园,新增“二品一标”农产品品牌15个。壮大龙头企业,大力发展“稻香、花香、果香、茶香”为特色的“四香”农业产业。大力发展观光、休闲、体验农业,争创一家国家级都市田园综合体,培育打造一批区级都市田园综合体。全面推动美丽村镇建设。加快推进美丽乡村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擦亮小城镇”三年行动,持续开展设施功能、风貌特色、管理水平三项提升行动,打造2个全省首批“擦亮小城镇”示范镇,建成11个“六美”美丽城镇。

民生福祉

免费游 免费行 免费检

民生福祉有质感有温度

“我们游黄陂免费,23个景区岔着玩!”7座以下小车岱黄高速、机场一通道免费通行,免费游黄陂景区,免费体检……这些“福利包”让黄陂人幸福感、获得感满满。

五年来,黄陂区民生福祉不断提升,幸福指数达到新高度。五年财政支出七成以上投向民生和社会事业。着力补齐公共卫生服务短板,新改扩建22家医院(卫生院),区人民医院成为全市第一家区级三甲医院,每千人医疗床位从5.6张提高到7.8张。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水平不断提升,新改扩建公办幼儿园20所、中小学21所,新增学位3万个,区一中、区六中分别获评市领航学校、特色学校,区职业技术学校获评国家级示范职业技术学校。新增城镇就业5万人,城镇失业率控制在5.5%以下。基本实现社保全覆盖,“互联网+居家养老”全覆盖。居民住房保障水平不断提升,交付还建房398万平方米。供水能力全面提升,新建盘龙城地区10万吨供水工程,融入全市供水“一张网”,“引院入川”建成供水,前川和南部地区均实现供水“双水源”。

近一个月,地铁前川线喜报频传,6个站主体结构完工,5站进行主体结构施工,7个高架区间正在进行上部结构施工……黄陂前川进入地铁时代的脚步加快。

民生改善,交通先行。五年来,横贯黄陂南部、与武汉四大副城快速互通的北四环线通车,纵贯黄陂南北全境、与武汉主城快速互通的武大高速黄陂段建成。黄陂新增联通中心城区车道26条。新建改建各类道路2500公里,前川中环线全线贯通,“五纵八横五射三环”路网主骨架基本建成,等级公路密度全省县市区第一,南部保快、北部保畅、城区(园区)循环的路网交通格局基本建成。

未来五年,黄陂区将继续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提升全民健康水平、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推动文化体育繁荣发展、稳步提升社会保障水平。织密提升公、铁、空、轨综合立体交通网络,推进高铁进前川、进机场,地铁前川线建成通车。形成全域1小时通达武汉城市圈交通圈、1小时通达武汉主城副城交通圈、1小时内部连接交通圈,形成毗邻景区15分钟交通连接、全域景区1小时交通连接。提升城乡生态品质,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扮靓“城市花园”。

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主办:武汉市农业农村局 | 武汉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承办:武汉市农业信息化中心  地址:武汉市江汉区八古墩东一巷78号 邮编:430023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02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