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 武汉市人民政府网

当前位置: 首页>综合栏目>工作动态

播撒农业新思想 “早春课堂”开班

发布日期: 2023-02-28 15:05 来源: 武汉市农业农村局科教与种业管理处

2月27日,武汉市农业信息化(设施渔业、设施蔬菜)培训班开班,作为高素质农民培育早春课堂之一,农业信息化和设施化建设正逢武汉市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春天”,而与之相适应的高素质农民,就是打好春耕主动仗的支撑力量。

一年好景看春耕。信息化早春课堂开班,是在春耕备耕的另一个“战场”撒下农业新理念、播下农业新思想的种子。为科学统筹好此次培训,武汉市农业农村局科教与种业处、渔业渔政处、种植业处、武汉现代农业教育中心等多处室参与,全面审核培训承办单位的课程体系与课程设置,并选派骨干力量全程跟班指导。

农业信息化和设施化是当前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政府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抓引导、强培训、铸理念。本次培训为期5天,课程体系完备、培训内容丰富,把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解读、设施渔业发展现状、物联网在设施蔬菜中的应用、短视频赋能传统农业等最新的农业信息化要素组织农民学习,提高农民在农业信息化以及设施化建设当中的参与度,为助力武汉市农业现代化高质量发展夯实基础。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树立大食物观,发展设施农业,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把发展现代设施农业作为抓紧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的五项重点任务之一,要求实施设施农业现代化提升行动。可以说,以习近平总书记为领导核心的党中央,对设施农业寄予了高度厚望。设施农业不仅拓展传统粮食边界,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不断提高食物供给能力,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消费需求;更在空间、时间、品种上弥合食物供需的矛盾,突破了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限制,实现时不分四季、地不分南北,促进了农产品周年供应,是“菜篮子”产品季节性均衡供应的重要保障,越来越成为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一环,武汉市作为特大城市,有条件、有责任助力发展现代设施农业快步向前。

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改造提升现有种植、养殖设施,提升设施产品供给能力,将是武汉市农业信息化发展的重点。下步,武汉市将进一步发挥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的作用,以更大的财政资金投入力度引导和撬动更多社会资本进入,加大智能化、绿色化设施农业机械和装备的研发推广力度,进一步提高设施农业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主办:武汉市农业农村局 | 武汉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承办:武汉市农业信息化中心  地址:武汉市江汉区八古墩东一巷78号 邮编:430023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02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