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 武汉市人民政府网

当前位置: 首页>政府信息公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建议提案办理 > 对市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第20220078号提案的答复

对市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第20220078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日期: 2022-07-12 11:35 来源: 发布单位: 武汉市农业农村局

市民建:

贵单位提出的“关于加快我市农业科技发展的建议”收悉,感谢您对我市“三农”工作的关心、关注和支持,该建议富有建设性,对推动武汉农业科技建设,打造武汉·中国种都具有指导意义,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强化政策支持保障建议

武汉农创中心获批以来,我们强调了政策引领和组织保障,市长程用文任农创中心市级领导小组组长,武汉农创中心建设被写入“十四五”全国农业农村科技发展规划,2021年争取到2个部级重点实验室项目,21家企业纳入省级现代种业产业链,共获部、省级资金6655万元。江汉大学MNP标记技术、华农与科前合作的动物生物制品等4个项目入选“十四五”期间部级项目库。市级财政每年安排1.15亿元用于农创中心及种业建设。2021年东湖高新区统筹5500万元用于农创中心创新能力建设、生物产业研发创新、专利奖励等;汉南区出台了农业重大项目奖补办法,对重大种业项目给予5000万元以上奖补,正谋划出台《支持汉南现代种业小镇加快建设发展意见》。

下一步,我们将出台武汉农创中心专项政策,专项政策共10条,包括引进企业和机构落户、引进培育高端人才团队、奖励成果转化、支持产业协同创新发展、支持科技成果示范应用、支持举办会展活动、鼓励开展社会化服务、鼓励加大投资力度、发挥基金杠杆作用、加强金融服务以及土地支持保障等。目前专项政策已征求了相关部门和区意见,拟于近期出台。市财政从农口经费列支2500万元农创中心专项资金落实政策并已落实到东湖高新区,将由该区负责起草政策落实细则,并组织实施。

二、关于完善转化成果平台建议

近两年,我们紧盯农业科创孵化,先后建成作物育种技术创新与集成、作物遗传改良、农业微生物等10个国家、部级重点实验室,有力推动了科研和技术服务的发展。建成航天育种成果转化中心(武汉)、武汉数字化水稻育种研发基地、5.6万平方米中国种都仓储物流中心、4.1万平方米生物农业产业研究院、1.5万吨华中最大种子智能立体冷库等公共研发和服务平台,为科创孵化提供物质支撑。2021年,农创中心聚焦企业获批农作物国审品种24个,省级以上审定作物新品种超210个,新获批兽药类批件证书7件,成功量产“太空香稻2号”,太空育种成果落地。中科院斑马鱼技术产出全球占比超过29%,位居第一。

下一步,我们将加强成果转化平台、公共活动平台、公共服务平台、农业信息化服务平台等平台的引进和建设,通过平台整合加速资源融合。全面推进部省市区资源的贯通融合,举省市区之力,加快政府政策、资金和社会资本、资源在农创中心的集聚。重点发挥科技优势,加快科技创新资源整合,集约华中农业大学、江汉大学、省市农科院等涉农科研力量,全面对接湖北洪山实验室、神农设施、微生物重大科技基础设施、ISTA国际认证实验室等国家级重大科研平台,加速产业和科创资源向武汉农创中心聚集,加速资源集聚发酵,促进农业科技成果快速产业化。

三、关于壮大农科企业实力建议

2021年,农创中心成立3亿元的农科创子基金,助力企业发展,目前完成9个项目入库管理,禾大科技和艾迪晶2个项目正式入场。东湖高新区争取了40亿元专项债支持农创中心建设,农业银行授信42亿元支持农创中心基础设施、公共配套建设。结合大健康产业、湖北实验室等战略机遇,推动农创中心相关企业参与“1133”创新空间布局、大健康产业细分等,提升竞争优势和能力。实施了“上市公司、独角兽企业、瞪羚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分层培育计划,全面为企业赋能。科前生物、回盛生物2020年先后登陆科创板、创业板,新华扬2021年IPO首获受理,山川生物、华大瑞尔、武汉华罗等专精特新“小巨人”和“隐形冠军”的迅速成长。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助力企业做优做强。加快资本运作,推动大型平台增资农创中心头部企业,打造全省种业航母;加快推动武汉现代农业产业科创基金运作,满足优质潜力企业技术攻关、产能提升、市场拓展、融资上市等核心需求;支持大型骨干企业开展兼并重组,推进股权多元化,组建本土大型产业龙头企业集团。

四、关于探索农业农村人才培养体系建议

近几年,多部门合力培养农业农村人才体系逐步完善。初步形成市委组织部门牵头,农业农村部门统筹,公益性培训机构为主体,市场力量参与的多元农业农村人才培养体系。农广校、农技推广中心、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发挥了解农业、联系农民、熟悉农村的优势,以各种方式参与培训高素质农民约3万人。连续三年举办留汉大学生农业双创大赛,遴选600多个农业创新创业项目参赛,选树了一批优秀青年创业者。以“一村多名大学生”为抓手,培养农村干部后备军。优先推荐村“两委”班子成员、村后备干部、村青年党员及入党积极分子和村级产业发展带头人,三年来共动员829名符合条件的人员报名参考,招录571人接受全日制普通专科学历教育,实现271个脱贫村全覆盖,至2025年将实现行政村全覆盖。以人才导流工程为纽带,引导人才流动新导向。组织81名华中农业大学硕士生、本科生到蔡甸区、新洲区9个乡村进行实训实践,为大学生回乡就业创业提供平台和试验田,吸引大学生聚焦“三农”深入农村、了解农民、服务农业。

下一步,我们将突出政策引领,坚持党管人才,以武汉市推进“2+6”人才计划改革为契机,整合资源,推动“武汉乡村振兴农业农村人才培育工程”(武汉农培工程),惠及更多农业人才。修订完成乡村技术人才职称评审办法,制定相应激励与扶持措施,将于年内出台并组织实施。持续开展“在外能人大走访”,分类建立在外能人库,由区街村干部定期联系走访,强化乡情感召。发动有产业、有资金、有项目、有技能的在外能人,通过回乡投资兴业、行医办学、捐资捐物、咨询顾问等方式助力乡村振兴。围绕全省农业“十大产业链”、武汉市“四大产业链”,打造“人才链”,抢占先发优势。推进“人才导流回乡工程”,构建人才导流回乡工作机制,引流各类人才留汉回乡兴业创业。


武汉市农业农村局

2022年7月11日 

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主办:武汉市农业农村局 | 武汉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承办:武汉市农业信息化中心  地址:武汉市江汉区八古墩东一巷78号 邮编:430023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02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