称重、封口、装箱……1月17日,记者在新洲区汪集街陶咀村瓜蒌籽仓储配送中心看到,村干部陶腊珍正熟稔地为瓜蒌籽备起“嫁衣”,4000余箱整齐排放的瓜蒌籽正待装车载往阳逻。

据了解,此批瓜蒌于去年清明前种下,10月开始陆续采摘,目前最后一片成瓜已采摘完毕。“去年整体气候适宜,水源充足,相比2020年亩产量翻了一番,每亩均价上涨4元,亩产值约5000元,村集体增收175万元。”陶腊珍盘算着丰收的喜悦。

瓜蒌全身是宝,不仅根茎具有药用价值,籽还可以加工成特色休闲小吃。近年来,陶咀村推进集约化、规模化生产,以“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农民专门合作社+土地+农户”的运营模式,流转本村及绿湾村土地面积500亩种植瓜蒌。从3月份到现在瓜蒌籽产量达70000多斤,价格平均25元一斤,收入将用于陶咀村村湾环境建设。

小小的瓜蒌结出一本“致富经”。记者了解到,陶咀村的瓜蒌种植实行订单农业,基本不愁销路,目前已与9家企业签了订单协议,产品远销安徽等地。不仅带动村集体增收,还成为引领村民再就业助力乡村振兴的“金疙瘩”。瓜蒌基地采摘旺季用工百余人,工人多为附近村民,日收入在70元左右,户均每年可增收约4万元。
附件:
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