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5日上午,新洲李集街种桃大户江桢干在自己的“桃之源”基地,指导附近村湾的几名临时工除草。看着满园盛开的桃花,江桢干掩饰不住笑容:“今年种桃收入超过100万元没问题。”

江桢干的“桃之源”基地。 通讯员叶东辉 摄
今年53岁的江桢干是新洲区规模种桃的“探路人”。1993年,新洲开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江桢干便承包了村里70亩土地,开始种植鲜桃,早早成了远近闻名的“万元户”。随着种植经验的不断丰富、鲜桃品种的不断改良,2013年开始,江桢干不断扩大种植面积,先后共流转村民土地220余亩,并成立了武汉桃之源贸易有限公司。
从沙子早生、春蜜,到极早美脆,江桢干的鲜桃紧跟市场脚步。今年,江桢干将基地的鲜桃品种全部换成金灿黄桃。“黄桃的品质比一般的鲜桃好,售价也明显要高。”江桢干说。
先富起来的江桢干积极帮助乡邻。“仅2021年,支付打零工村民的工资就超过20万元。”江桢干介绍,他还将3个种桃小户吸纳到公司,实行劳资统一购买,产品统一销售,品种同步更新,让种桃小户收入得到保障。

市民在李集“桃花源”基地留影。 通讯员沈雷平 摄
“像江桢干这样的种桃大户李集街有10多户,成立鲜桃种植合作社的也有20多家。”新洲区李集街林业站站长何仲文介绍,2012年,李集街将鲜桃种植作为撬动乡村振兴的主要产业,大面积推广。截至目前,李集街形成了得胜、长岭等三大片区种桃基地,种植面积近万亩。李集街一年一度的桃花节也成为新洲人赏花踏青的盛大节日。
鲜桃种植让村民的荷包鼓了起来。“种植鲜桃平均每亩地可收入2000至3000元。”何仲文说,李集的鲜桃主要销往东北三省,近年来,又打开了广州、深圳、浙江嘉兴等地的市场。
附件:
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