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 武汉市人民政府网

大学生夫妻返乡务农 土地越种越值钱

发布日期: 2022-09-07 11:06 来源: 武汉广播电视台

新洲区邾城街铁弄村大学生夫妻姜旭飞、郭芹,放弃都市生活,投身家乡农业农村发展,用自己劳动的双手改善着家人的生活,也为家乡发展助力赋能,演绎着别样的青春之美,成为乡村振兴中的一道新风景。

金秋九月,中稻已陆续进入收获期,在新洲区邾城街铁弄村姜上湾,返乡创业大学生姜旭飞和妻子郭芹正赶着晴好天气收割稻谷。9月5日,记者看到,伴随着阵阵轰鸣声,姜旭飞正熟练地操作着收割机在田间来回穿梭,一串串饱满的稻穗被收割机“吞”进去,秸秆粉碎后从收割机尾部排出,不一会儿,结实饱满的谷粒就填满了机舱。在妻子郭芹的配合下,机舱的稻谷被转运到小三轮车上,直接送往烘干厂。

别看姜旭飞的农机驾驶技术如今这么娴熟,而早在6年前,他连方向盘都不会打。姜旭飞介绍,他和妻子郭芹都是80后,两人大学毕业后,在写字楼当过白领、做过生意,月入过万。后来因为父亲生病,2015年,两人从城市回到了老家铁弄村,姜旭飞自此跟岳父学起了开农机。

那时候村里的农机具很少,成熟的农机手更是“香饽饽”。伴着收割的热浪,姜旭飞在田边守着学了三个多月,终于征服了这辆大“铁骑”。

农机手不仅要会驾驶,偶尔还要给农机具进行“会诊”,复杂的机械维修时常让新手的姜旭飞抓狂。虽然入门晚,但是姜旭飞肯埋头苦干,反复地学习和实践,最终让他成为了操控农机的好把式,整地、插秧、打药、收割等机械化作业,样样在行。

铁弄村村民李八伢家的稻谷每年都找姜旭飞收割,“他割的又快又好,村里人人称赞。”

看着人家地里丰收,姜旭飞心里也乐开了花。夫妻俩觉得开农机还不过瘾,于是决定自己干。2016年,夫妻俩承租乡邻闲置的土地,开发村里的撂荒地,共计30亩农田,全部种上粮食。经过一年的努力,亩产提升了,给了两人很大的信心,决定进一步扩大种植面积。

与此同时,两人想办法补习农业知识,在增产增收上想办法。在邾城街道帮助下,两人每年参加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向授课教授请教问题,找其他产粮大户讨教经验,逐渐掌握了种植技巧,还根据自家情况总结出了属于自己的提高产量的办法。如今,他们承租的土地规模从最初的30亩已经发展到了现在的700亩,平均亩产1200斤左右。

现在,姜旭飞和妻子除了管理自家的农田之外,每年农机服务还覆盖周边2000多亩土地,夫妻俩守在村里,一年就有30万左右的纯收入。下一步,姜旭飞夫妇计划成立合作社,打造自己的大米品牌,再成立粮食加工厂,进一步实现创收。

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新媒体矩阵
无障碍
长者专区
"武汉农业农村"微信公众号
"武汉农业农村"新浪微博
"武汉农业农村"头条号

主办:武汉市农业农村局 | 武汉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承办:武汉市农业信息化中心  地址:武汉市江汉区八古墩东一巷78号 邮编:430023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02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