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 武汉市人民政府网

回乡创办武汉首家智慧农场

大学生“种粮女”胡丹勇摘全国农民技能大赛奖项

发布日期: 2022-09-26 11:37 来源: 长江日报

胡丹(左二)和下乡学生一起参加田间劳作实践

9月23日,农历秋分,正值第五个中国农民丰收节,长江日报记者从市农业农村局获悉,“大国农匠”全国农民技能大赛传来好消息:我市黄陂区港湾永旺合作社理事长胡丹凭借智慧种粮“绝活”,从全国选手中脱颖而出,获得“大国农匠”全国农民技能大赛(种养能手)三等奖。

本次大赛由中国农民丰收节组织指导委员会主办,今年是首届比赛,胡丹也是武汉地区第一位获此类奖项的选手。

■ “80后”“种粮女”创建武汉首家智慧农场

23日,长江日报记者联系采访胡丹时,她正在参加中级会计职称的考试学习。记者问她,“非农业类的知识也要学?”刚过40岁生日的胡丹回答:“做好‘新农人’,要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需要学习的东西太多了,如果没有丰富的知识,不断学习的态度,注定会落伍。”

大学毕业后,胡丹原本有份不错的工作。2005年胡丹休假回到黄陂老家,了解到当时粮食收购价不高,农民卖粮难,种粮没有积极性,便萌生了办一家粮食加工企业的念头。2007年,她四处募集资金,创办了武汉东方荣升大米加工厂,并吸收了下岗职工和当地村民30人到厂里就业。

从繁华都市回到了田间地头,胡丹起初有些不适应,再加上对农业并不了解,一切都得从头开始学起。为了更好地了解“种粮诀窍”,胡丹三天两头地往地里跑,和扛着锄头的农户、经验丰富的农技专家打起了交道,向他们请教化肥使用、病虫害识别、农机操作及农作物全程生长的学问。碰到高温酷暑的天气,她就戴一顶草帽,穿上防晒衣,照样下地进行田间管理。为了系统地学习农业知识,胡丹还主动报名参加了农业职业经理人国家职业资格培训和农民SIYB课程。

通过不断学习,胡丹发现传统方式种粮,不仅要“看天吃饭”,人工成本还逐年升高,种田基本不赚钱。

2016年起,她带领合作社转型,探索现代农业之路:喷洒农药,她租用无人机,一天可以喷50亩;晾晒谷子,她引进专门的烘干设备,一天能烘干100多吨稻谷……一项项农业“黑科技”的应用,让胡丹看到了智慧农业的巨大潜力和优势。

2022年,胡丹引进科学技术,在武汉市率先打造2万亩智慧农场项目,并于4月份首次实现“无人化春播”,仅劳动力一项,当时春播就为合作社节约人力成本近200万元。

■ 从“靠经验”到“靠数据”种好中国粮

今年7、8月份,包括武汉在内的长江中下游区域,遭遇了1961年以来伏旱高温同时叠加最重的灾害性天气年份。胡丹的“智慧农场”通过AI智能灌溉系统等科技方式护田,顶住今年严重旱情和高温“烤”验,有效发挥了作用,稳住了粮食收成。

智慧农场的每个地块都安装了“液位计”,根据各地块地形和水稻不同生长阶段,能精准设定水位高度值,再通过传感器将水位信息时时传递回系统平台,管理员通过手机和电脑,就能准确启动智能水阀,全时间段自动化输送地块所需水量。

这个智能灌溉系统,像一台台“水空调”,8月份水稻灌浆关键期,缺水地块最热地表温度在50℃以上,而智慧农场里的各地块有了“水空调”护田,田间小气候有效改善,基本控制在适合水稻生长的地表温度。

此外,经过智慧农场平台AI计算,能精准识别各地块是否存在稗草、千金籽、稻种卷叶螟等杂草或虫害,做到及早防治,既保护了水稻生长,又节省了大量人力和防治成本。

9月16日农场水稻陆续进入收割期,已收割水稻亩均产量达800公斤,2万亩的智慧农场预计可收水稻1500万公斤。

“从靠经验到靠数据,智慧种田能帮助我们更精准管理农田、节约人工,同时还能解决农村老龄化缺少种田劳动力的问题。”胡丹的合作社,目前已经配备了2万份育秧硬盘、15台拖拉机、18台旋耕机、15台插秧机、6台收割机、6架无人机、3台套烘干机等设备,农场从育秧、播种、收割到包装已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同时还能为周边的农户及种粮大户提供农机化社会化服务,并帮助政府培养了一批新型农机人和种植能手。

通过科技助力,合作社68名社员,已经能够井井有条地管理好2万亩水稻种植,并吸引了“00后”大学生加盟成为“新农主力军”。胡丹介绍,今年秋收,每亩地机收减损50斤左右,仅此2万亩稻田大概节约粮食100万斤左右。

“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耕时代已经过去,农业生产规模化、标准化、智能化、数字化、多元化一定是未来发展方向。”胡丹说,获得“大国农匠”称号是自己的光荣更是国家的召唤。“慧”种田爱农业,她会用心种好每粒中国粮。


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新媒体矩阵
无障碍
长者专区
"武汉农业农村"微信公众号
"武汉农业农村"新浪微博
"武汉农业农村"头条号

主办:武汉市农业农村局 | 武汉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承办:武汉市农业信息化中心  地址:武汉市江汉区八古墩东一巷78号 邮编:430023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02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