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武汉市蔡甸区侏儒山街道群力村武汉智顺现代农业生态园内,“鱼菜共生”生态养殖项目推动绿色农业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迈向新台阶。

走进农业生态园,迎面这座玻璃大棚是园区6个大棚中面积最大的一个,达2300平方米。
棚里鱼池一字排开,鱼池内的鲈鱼个头小活力足,抓起一把饲料抛入池中,鲈鱼更是拼争抢食。

“一个鱼池15个立方水体,可养鱼1500斤。”智顺现代农业生态园负责人介绍,如此高密度养殖,秘密在于24小时不间断增氧,鱼儿始终生活在“高爆氧”环境中。
通过“鱼菜共生”系统,不断净化水质,把影响水质的鱼粪抽到微生物分解池,分解池形成的有机肥溶于水后经过管道循环系统随着水流流进蔬菜种植槽,经过植物的根系吸收净化后,回流到鱼池中,这样就做到了“养鱼不换水,种菜不施肥”,形成了一个以水为媒、“鱼帮菜、菜帮鱼”的闭环生态系统。
“鱼菜共生”项目是目前比较新颖的一种循环生态养殖—种植模式,可以将工厂化水产养殖和无土栽培蔬菜这两种不同的农业技术结合在一起,形成生态闭环,做到无污染、无添加和无危害。

该项目不仅蔬菜、水果和鱼类产量高、收益好,而且可以打造产学研为一体的科普教学基地,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三者融合。
据悉,“鱼菜共生”系统的鲈鱼有三个特点,一是肚内非常干净,无黑膜;二是由于鲈鱼经常游动,肚内无肥油囤积;三是鲈鱼无土腥味,完全隔绝土壤,完全保证了健康绿色无污染。
生产大棚虽只有11000平方米,但年产量很可观,可达鲈鱼20万斤,销售额可达400万元。
鱼菜共生,产销一体。目前已与盒马鲜生、武商超市、社区、餐饮连锁等进行合作。
据悉,2020年以来,群力村和成功片区以美丽乡村建设和“国企联村”行动为契机,在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和武汉产业投资发展集团的大力支持下,在长江建投集团“国企联村”行动推动下,在省、市农科院和高等院校专家学者指导下,侏儒山街群力村建设“鱼菜共生”生态产业园,成立市农科院专家工作室,引进本村在外能人雷四木回乡兴业,发展立体生态养殖和研学观光农业。
目前,群力村的“鱼菜共生”系统按照生产线管理,基本达成了工业化生产模式。未来,将生产、加工、仓储、物流、销售、服务等各环节全部用ERP管理系统中,真正做到数字兴农、智慧兴农、科技兴农,将乡村产业“活起来”。
智顺现代农业生态园相关负责人介绍,依托智顺农业生态园,打造“菜篮子”产业链,群力村正走上“三产”融合发展的致富路。
附件:
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