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 武汉市人民政府网

新农人梅顺林:深耕山乡“小”香薯 发展富民“大”产业

发布日期: 2022-10-25 11:32 来源: 湖北日报


当前正值大别山小香薯的成熟季,走进武汉绿科达农业科技公司的种植基地内,只见田间地头一片忙碌,公司负责人梅顺林正忙着和村民们一起采挖、分拣、打包、运送小香薯。

梅顺林是新洲区旧街人,多年来一直在外从事餐饮行业,2016年返乡创业种植蔬菜,在一次去浙江学习考察的途中,偶然品尝到一种由浙江农科院研发的小香薯,外观和口感都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当即决定引进该品种,在家乡试种。

梅顺林告诉记者:“我们经过了几个地方的试种,最后在徐古这一块的试验地种出来的小香薯口感是最好的,最后就把基地落地在徐古这一块。”

2017年,梅顺林在孙咀村流转了500亩土地,以“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发展小香薯产业,并为小香薯申请了“徐古苕”和“绿科达”商标和绿色食品认证。

梅顺林引进的小香薯营养丰富,口味香甜软糯,一年可种植两季,亩产量可达到2000斤。公司与武商、中商、中百、盒马鲜生等各大超市合作销售,按照4元一斤的平均收购价格,市场价值非常可观。

徐古街孙咀村党支部委员姜喜伍告诉记者:“公司每年可以吸收我们村里打工人员有六十多人,而且每年发工人工资加土地流转费接近七八十万元,既增加了村集体的收入,又带动了村民发家致富,在我们这一个地区也有很好的口碑。”

小香薯在徐古街孙咀村种植成功后,梅顺林继续在徐古街富山村、许易村、沙河村、扁担山村和旧街等地扩大种植。截至目前,公司共种植了1000多亩小香薯,年产值超过1000万,带动当地170余名村民就业。

“我们在绿科达公司已经打工有五六年了,我们土地已经流转给他们,一年也有(流转费)三百块钱一亩,有十多亩面积。(打工)一天有七八十块钱。既打零工赚了钱,也照顾了家庭,一年有几万块钱的收入。”徐古街孙咀村村民陈玉芳对记者说道。

公司积极探索订单式农业发展路径,通过为农户提供种苗、技术,以及保护价收购等方式,带动周边农户种植小香薯,提高种植收益。当前,公司种植的小香薯已远销浙江、上海、深圳、贵阳等地。2018年,大别山小香薯在中国甘薯产业博览会“亿丰年杯”荣获一等奖。2021年,梅顺林荣获新洲区“问津英才·乡土人才”称号。

“我们会发展更多的农户来一起把我们小香薯这个产业做大,我们想把这个产业做到家喻户晓。让我们的小香薯走出武汉,走上全国人民的餐桌。”梅顺林满怀信心地说。


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新媒体矩阵
无障碍
长者专区
"武汉农业农村"微信公众号
"武汉农业农村"新浪微博
"武汉农业农村"头条号

主办:武汉市农业农村局 | 武汉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承办:武汉市农业信息化中心  地址:武汉市江汉区八古墩东一巷78号 邮编:430023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02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