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 武汉市人民政府网

共同缔造强县工程 | “待销”变“直销”!天门30吨蔬菜抵汉!

发布日期: 2022-12-05 11:36 来源: 长江云

近日,受疫情和冬季农产品集中上市双重因素影响, 湖北天门市多地出现不同程度的农产品待销情况,眼下,一场暖心的助农行动正在接力上演。

记者 管根稳:“在天门市拖市镇金姚村,这里有3000亩萝卜。萝卜整整齐齐摆在地里,村民们正在采摘,今天晚上这些萝卜将运往武汉。”

天门市拖市镇金姚村村民 陈小波:“我们这边的萝卜俗称就叫‘土人参’,这么好的萝卜卖不出去,我们农户真的很着急。”

通过省农业农村厅前期摸底调查,目前天门待销蔬菜有15万亩,总量约60万吨。11月30日,湖北省农业农村厅、湖北广播电视台融媒体新闻中心联合发起“公益助农”媒体行动,帮天门老乡卖菜。湖北商会、武汉的爱心企业、农贸市场积极响应,很快,就汇集了30吨的订单,天门的农户忙碌起来。

记者 管根稳:“现在时间是晚上的8点20分,装着大白菜、萝卜和甘蓝的满满三车爱心菜已经装填完毕,即刻启程。”

3车共30吨蔬菜,连夜从天门送到武汉,分别运往江夏黄金工业园、高校、商超配送中心。

湖北菱湖尚品洪山菜薹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生产部经理 胡军祯:“一下车我们就立马分装。我们确保这个蔬菜能够第一时间从产地到我们这里,我们第一时间把它送到市民的手上。”

湖北元生蔬菜配送有限公司营运总监 方功宝:“我们跟天门的蔬菜基地进行一个长期的链条对接,给老百姓的售后解决困难。”

与此同时,省农业农村厅正在协调更多渠道,加大对天门、钟祥等产区蔬菜的采购力度,当前,天门市的待销蔬菜又有35吨对接成功,后期还有更多蔬菜将销往商超、社区、学校。

湖北省农业农村厅党组成员 副厅长 皮少成:“近期我们已协调广东省湖北商会、武汉白沙洲大市场,加大了天门、钟祥等产区的蔬菜采购力度。后期我们将强化服务、密切跟踪、实时跟进,为湖北好蔬菜找到好市场。”

爱心蔬菜包  为群众“蔬”送温暖

疫情封控期间,许多困难群众吃上新鲜菜成为了难题,另一方面许多菜农因销路阻断,卖出菜也成了急需解决的难题,如何将两个难题同时解决,一起去看看武汉市东西湖区的做法。

一大早,家住武汉东西湖区开屏里社区的独居老人蒲奶奶收到一份特殊的爱心蔬菜包。

武汉市东西湖区开屏里社区居民 蒲奶奶:“送的齐全,蒜、生姜、菜啥子都有,这个菜又新鲜又好,我们收到很高兴。关心、关怀太好啦!我们在家很安心。”

像蒲奶奶一样收到爱心蔬菜包的居民还有很多,东西湖区政府针对辖区内的独居老人、行动不便的残疾人,以及低保户、低保边缘家庭等群众定制2521份蔬菜包,一袋约10斤,包含红菜薹、花菜、大白菜、莴苣等10多种新鲜蔬菜,发放范围涉及全区11个街道和常青花园社管办。

武汉市东西湖区农投集团工作人员   陈思:“我们有一部分同事在收菜。菜连夜回来之后,我们就把它分装好,就是为了让居民吃到最新鲜的菜。”

武汉市东西湖区吴家山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 吕媛媛:“对接了一些社会团体爱心企业,包括我们的商会都也在陆陆续续地进行捐赠,竭尽所能确保我们所有的辖区居民都能够吃上放心菜,吃上新鲜的蔬菜。”

新鲜的蔬菜必须在采摘后立刻送出,东西湖区政府组织区农投集团和供销社等企业共同发力,根据全区每天所需的蔬菜量进行收购,夜里采摘,早上就到了居民手中。今天的收购量,就有4万多斤。

武汉市东西湖区农投集团金银湖餐饮公司负责人 戴立杰:“我们从菜农那里收购。从疫情一开始我们都在一直在做,每天都能满足市场的需求。”

武汉市强鑫蔬菜产销专业合作社社员 蒋盛栋:“现在通过政府帮忙找销路把这个菜销出去,以市场价收购我们这个菜,缓解了我们很大的压力。”

记者调查:玉米种子涨价如何应对

眼下,正值春玉米种子采购期,而今年,各类玉米种子价格出现了不同幅度的上涨,涨幅最高达15%以上。面对种子成本增加,如何稳住农民收益?来看记者的观察。

宜昌当阳淯溪镇勤丰村的农户张黎,年初靠种植300多亩玉米,赚了36万元,眼下,他却犹豫着是否要继续种玉米。


宜昌当阳市淯溪镇勤丰村村民 张黎:“今年玉米种子每袋大概涨了有10块钱,一亩田就要多投入100元,我300亩田就要多投入3万块钱。”

在湖北,玉米多用于鲜食和饲料加工,是“肉蛋奶”供应的基础,存在着较大的需求缺口。但今年,由于制种地甘肃张掖遇到极端天气、以及生产与运输成本上涨等因素影响,玉米种子价格预计同比增加5%-10%,这让不少农户担心,这一季“高成本”玉米种下去,来年价格遇冷怎么办?对此,加工企业和相关专家给出了自己的看法。


海大集团荆州海合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采购经理 刘翩:“我们今年从最开始收购的价格是2800元每吨左右,到后期持续涨到2900至2950元的价格,比去年(同比)涨了150到300元左右。目前国内玉米市场大幅走强,在整个(市场)供应未得到缓解之前,玉米整体价格难以回落。”


湖北省农科院粮食作物研究所玉米育种专家 贺正华:“湖北的玉米缺口依然很大,每年从东北等地调运不少玉米过来,所以我们依然鼓励农户种玉米,经济效益肯定还是有的。”

从目前市场反馈来看,今年,价位在每袋65-70元左右的偏高端玉米种子,销量明显大幅度提高。而产量一般、价格偏低档的种子,逐渐显露被淘汰的趋势。近期,各地农技人员也迅速开展玉米选种培训,undefined当地种植条件,推荐一些价格更实惠、品质更优的新品种,并指导大伙儿采取团购和提前预购的方式,降低成本。


湖北省种子集团市场部工作人员 田拓:“我们建议老百姓在选择品种的时候,还是适当地多选择一些类型。可以选择一些耐热耐旱的(品种),也可以选择一些耐热抗倒的(品种),或者抗病性更好的一些品种,这样才能更高的概率给农户带来更好的收益。”

新村“移”来幸福景

在武汉市江夏区鲁湖湖畔,有个武当村。这里的387户居民,是因为支持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丹江口水库建设,从十堰市武当山的4个村搬迁而来。湖北落实移民后扶政策,在村子里扶持出了一个省级农业龙头企业,并带动形成了一个小小的产业链。

眼下正值莲藕上市高峰期。武汉市江夏区武当村的这个莲藕车间里,工人都是来自武当山的南水北调库区移民。


武汉市江夏区金水办事处武当村村民 刘万富:“收入5000多,还可以,离家近,家里老人小孩都能照顾。”

2010年,387户武当山居民从大山深处搬到这里,每人还分了1.5亩的平原水田,非常适合种莲藕,这比山里的收入要强不少,可村民们犯了难。


武汉市江夏区金水办事处武当村村委会干部 张宗琴:“在山区,主要是水田一份、旱地一份、果木园一份。搬过来以后全部是水田,种不习惯。种植方式跟原来也不一样,少部分村民尝试一下,结果不理想。”

为了留得住、能致富,江夏区移民管理部门从深圳引进了一家企业,不仅可以带着村民种水田,还管销路。


武汉市江夏区移民工作管理所所长 王小平:“我们到企业的总部去考察,发现这家企业对(莲藕)销售、种植都非常有实力,我们想把莲藕做大,带动移民致富。”

落户当年,公司就流转了四千多亩水田种莲藕,产品出口东南亚,产值近千万,带动村里30多人就业。近些年,企业又利用电商平台拓展了国内市场。去年,企业想要新建厂房扩大规模,但有些举棋不定,因为投入需要350万。当地移民管理部门经过几轮考察和讨论,决定助上一臂之力,利用移民后扶资金,建设厂房租给企业。


武汉市江夏区移民工作管理所所长 王小平:“我们以投资入股、保底分红的形式投资企业,村集体每年可以增加13万元的收入,还有厂房的出租,村集体每年收入达到50万元。”


武汉市金水祺良农副产品有限公司总经理 吴近货:“这个二期厂房投资300多万,对企业是很大一笔钱。(有了厂房)我马上投入生产,一年的效益好,就是抓住了机遇。”

现在,二期厂房已经投产,每天都有好几车鲜藕发往中百、美团等商超。部分村民还买了小货车,专门为企业跑运输。


武汉市江夏区金水办事处武当村村民 田志军:“这一趟货是送中百的,在纸坊(运费)400块钱,一个月万把多块钱吧。近两年公司扩建,量大了,我们生意也要比以前好一点。”

从种植、采挖、到包装、运输,武当村有100多人实现就业、创业。目前,武当村村民的年人均收入已经超过2万元,村集体年收入突破70万元。

幸福家 幸福+ | 积分兑出“共同缔造热”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提升社会治理效能”。近日,十堰市张湾区为社区楼栋配备了“两长三员”,引领志愿服务,推动美好社区共同缔造。

毛仁涛是十堰市半山尚小区的一名楼栋长。楼栋里有居家隔离的居民,这两天,毛仁涛下班的第一件事就是为他们配送物资。


十堰市张湾区岩岭社区半山尚小区楼栋长 毛仁涛:“他们需要什么我就帮他们干什么,如果我没有时间,我们的‘两长三员’或者是楼栋志愿者也会去帮他们。”

“两长三员”制是半山尚小区党支部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总结出的经验。每个楼栋配备一名楼栋长、一名党小组长,以及三名安全员、卫生员、物管员,广泛发动居民参与小区共建共管。


十堰市张湾区岩岭社区半山尚小区楼栋长 毛仁涛:“才开始推进的时候还是不错的,到今年上半年大家的热情已经不高了。”


十堰市张湾区岩岭社区半山尚小区居民 洪梅:“去年参加过几次,但是后来觉得我不参加好像也不会产生什么影响,今年就没去了。”

有这样的想法,是因为有些居民认为,参加志愿服务活动不仅操心费力,还容易得罪人。为了调动居民的参与热情,今年7月份,半山尚小区开始尝试“积分制”管理模式,每月对每栋楼进行环境卫生、安全管理等方面评比,并根据结果授予流动红旗。但居民的热情,还是不高。


十堰市张湾区岩岭社区半山尚小区居民 周平:“小红旗是奖励,但是我们更希望能让自己和大家生活更方便。”

居民的想法,给小区党支部打开了新思路。小区党支部和居民代表经过商量,拿出了一套《楼栋积分管理考评细则》和《志愿管家考核细则》,并向社区、物业和包联单位争取到十万元“楼栋创建”基金。对积分排名靠前的楼栋,可以按一定比例使用这个基金,用于楼栋公共设施的改造和更新。


十堰市张湾区岩岭社区居委会委员 黄琴:“除了环境卫生的扣分项,我们根据每栋楼参加的志愿时长制定了加分项,时长越长分数就越高。”


十堰市张湾区岩岭社区半山尚小区居民 岳传文:“上个月我们楼栋评比是第二名,如果这个月评比还是前三名,就能把负一楼的电梯墙给贴上瓷砖。”


十堰市张湾区岩岭社区半山尚小区楼栋长 毛仁涛:“小区在一楼给我们装了乒乓球台,我们想通过大家的努力,争取再安装一个人脸识别门禁。”

方案一推出,小区的楼栋间比拼的阵仗就拉起了,居民们“你追我赶”地参加志愿服务。不到4个月,居民参与志愿服务达3000余人次。


十堰市张湾区岩岭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 吕军:“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坚持共同缔造的工作理念,制定激励奖励措施,激发群众的参与度和认可度,共建美好家园。”


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新媒体矩阵
无障碍
长者专区
"武汉农业农村"微信公众号
"武汉农业农村"新浪微博
"武汉农业农村"头条号

主办:武汉市农业农村局 | 武汉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承办:武汉市农业信息化中心  地址:武汉市江汉区八古墩东一巷78号 邮编:430023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02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