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汉农创中心核心区
新年伊始,武汉国家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简称“武汉农创中心”)接连传出好消息。1月12日,洪山实验室严建兵教授与中国农业大学合作研究的一项成果入选“2022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该成果发现了玉米和水稻趋同选择的遗传规律,是入选的农业科学领域唯一成果,目前正在海南进行中试示范。
1月4日,武汉双绿源创芯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宣布完成1800万元A轮融资,用于作物育种功能基因芯片研发和全基因组育种技术迭代。
洪山实验室,武汉农创中心核心研发机构。作为我省着力打造的重大生物育种创新平台,洪山实验室由华中农业大学牵头,10多家科研院所和企业共建。2022年9月,洪山实验室“揭榜挂帅”武汉重大生物科技项目,涵盖粮、油、菜、猪、鱼等5个重大育种及新品种培育专项。

新品种培育
武汉双绿源公司,是武汉农创中心核心区重点企业,在生物育种基因芯片领域取得业界高度认可。双绿源创始人、董事长周发松表示,将利用此轮融资进一步完善植物基因组育种技术体系,升级“基因芯片+智能育种工厂+基因指纹数据库”三大技术平台。
武汉农创中心2020年6月获批,是华中唯一一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2022年,该中心全力推进科研中心、转化中心、研发中心、人才中心、企业中心“五大中心”建设,绘就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发展的实景图。
创新链与产业链加速融合。中垦锦绣华农、省种子集团参与共建“洪山实验室”,庆发禾盛与江汉大学共建“ISTA国际认证实验室”,新华扬与华农共建微生态制剂联合实验室,先正达集团中国种业与华中农业大学、湖北洪山实验室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加速产学研用一体发展;建成航天育种成果转化中心(武汉)、武汉数字化水稻育种研发基地、中国种都仓储物流中心、生物农业产业研究院等公共研发和服务平台;推动张启发院士“双水双绿-黑米主食化”产业园项目与农创中心深度合作。
目前,武汉农创中心有1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1个国家级工程技术中心,5个部级检测中心,国字号研发机构达到28个,研制出83项高转化性农业科研成果,以及150余个省级以上新品种。云集本地院士12人,“长江学者”“领军人才”高级别专家400多人,“黄鹤英才”“3551”等高端人才4000多人。另建有外地院士工作站8个,人才智力密集程度位居全国前列。

科研人员攻关
新招引亚辉龙生物、博沃生物2家上市公司,以及嘉利多生物、加德龙科技等龙头企业近100家,新华扬、光谷信息、迪因生物等入选“金种子”企业。截至目前,武汉农创中心“一核两翼”累计吸引投资超100亿元,孵化、培育、引进涉农企业近1000家,其中世界500强5家、上市公司15家、瞪羚企业79家、高新技术企业800家。2021年,种业全产业链产值540亿元,是全国种业规模与产业聚集度最高的区域。
附件:
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