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走进武汉市新洲区三店街李河村,柏油路穿村而过宽阔平坦、农家小院前后排列井然有序、荒凉地变身停车场,一片片产业园区,绿了生态富了村民,一幅文明和谐的美丽乡村画卷徐徐展开……

“菊香一家不仅给我们提供工作岗位,解决生计问题,还帮我们调解、化解生活困扰。”在李河村,说起马菊香、李球员夫妇,不少乡亲都会竖起大拇指。
46岁的马菊香现任李河村妇联主席、调解委员会主任。多年来,她和丈夫李球员将村民视为家人,全身心投入村集体建设,带领村民走上致富的道路。夫妻二人是乡村振兴的享有者、受益者,更是推动者、建设者。

马菊香个人曾获评武汉市第二届“优秀家事调解员”,其家庭被评为2021-2022年度武汉市文明家庭。
了却村民“生计之忧”
“公公婆婆特别支持我,老公也全心全意陪伴我帮助我”。谈起家人,马菊香满脸笑意,话里话外是掩不住的幸福和自豪。
在村委会任职前,马菊香曾在外经商,2011年村两委换届时,被村民推选为村妇联主席,自此,她便毅然地选择回村投入家乡建设。回村后,马菊香发现多数留守妇女没有收入,日子过得捉襟见肘。“我既然回到这里又作为妇女带头人和基层党员,我能为村民做些什么?”这是当时困扰马菊香许久的问题。后来,她发现村里部分土地利用率较低,加上当年因新洲区举办农业技术培训,马菊香结识了众多“土专家”和回乡能人,于是马菊香便将目光投向农业,就此走上了她的创业之路。

2012年3月,在丈夫的支持下,马菊香联合村里5名女农人合资,共同投资40多万元,承包了村部217亩闲置土地,种植黄栀子和白茶,创办了家庭农场,平时用工主要是本村留守老人和妇女,让村民们在家门口就业。经过土地平整、栽苗、施肥、除草等日常管理,荒地开始产生“绿色财富”,村里留守妇女年收入近2万元。她的丈夫李球元则经营着一家环保企业,村里青壮年便跟着丈夫在外务工,年收入近10万元。他们纷纷表示,跟随马菊香夫妻二人的带领,日子越过越有盼头。
“马主任从不克扣我们的钱,工资不是整数时她都会换好零钱放进信封里,生怕我们不要”。村民李女士对记者说,孩子在读书,需要人照顾,所以她便没有机会外出务工。直到马主任带领全村走上农业致富路,让家门口有了产业,给她提供了就业岗位,既能顾家,又能赚钱,日子过得越来越好了。
2017年,由于市场需求量少,药材滞销,种植亏损严重,丈夫公司收益也较低。马菊香一时陷入了困境,难以支付人工、肥料、土地流转金等。村民得知后,纷纷主动找到马菊香,表示今年工资都不要了,大家要一起共渡难关。
“大家跟着我干不容易,我不能亏欠了大家。”在资金周转困难时,马菊香和丈夫商量后,向银行申请了贷款,将村民工资全部按时发放。马菊香平时在村里上班,对待工作她十分认真细致,也没多少时间顾上家里的事情。农场的事情大部分都是公公婆婆帮忙照看和打理,作为土生土长的李河人,她们一家人和乡亲们感情十分融洽。今后,她将继续和丈夫携手扎根乡村,为乡村振兴出智献力,让村民获得感幸福感更足。
化解村民“生活之困”
李河村辖7个自然湾,10个村民小组,275户,1210人,这么多家庭这么多人,发生一些家庭矛盾纠纷是不可避免的。马菊香作为村里调解员,村民之间村民家庭内部有任何矛盾,她定然能找到化解的办法。多年来,不管是村民反映还是当事人找上门,马菊香坚持做到以真心和细致,以耐心和宽容进行调解,架起了党与群众心灵相通的桥梁,筑起了维护李河村和谐发展的一道防线。

六组一妇女丈夫在外打工,上有婆婆,下有两个小孩,生活并不宽裕,但却酷爱打麻将,因此对小孩和家庭疏于照顾,对这个“不顾家”的儿媳,婆婆心里累积了不少怨言。马菊香了解情况后,一边做着婆媳间的调解工作,一边劝说该村民奋发自力更生,把家庭经营得更好。马菊香夫妇四处托人给该村民申请了一份务工岗位,月收入3000多元,每天忙着不亦乐乎,根本没时间打牌。在她细致入微的帮忙和劝导下,该村民开始不打麻将了,努力工作,赚钱养家,日子越过越火红。婆婆对儿媳也变得体贴爱护起来,一家人其乐融融,婆婆逢人就说“是马主任挽救了我们家”。
“许多矛盾纠纷往往是由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引发的,如果调解不及时,小事化大,乡亲间关系恶化,再做工作就会很不容易。”马菊香告诉记者,把村民的每一件事都当成是自己的事,把调解当成一件乐事,每天都会乐在其中。
马菊香从事调解工作10年来,成功调解各类矛盾纠纷100余件,调解成功率达到98%以上,化解可能“民转刑”案件12余起,在调解工作中做到了小事不出湾,大事不出村。2020年李河村被评为省级文明村,马菊香个人连续三年被三店街道办事处评委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

作为一名妇联基层干部,马菊香还经常会走村入户与村民话家常,对村民生育情况、生活状况等进行摸排,哪家老人吃什么药、什么时候需要买药,马菊香都如数家珍,办公桌上的笔记本清楚地记着村里的每一件大小事。
“菊香这孩子特别好,我患有高血压和糖尿病,长期需要吃药,她总是主动帮我买回来,我从来都不用操心。”李河村七组的郑婆婆笑着说道,这些年来,自家孩子都不在身边,多亏了马菊香的照应,让她倍感温暖,对她来说马菊香就是她的“女儿”。
“现在村民家里有什么事情都会来找我商量。虽然会辛苦一些,但是感觉很充实很幸福。”马菊香表示,只有将群众冷暖放心上,多做一些对村民们有帮助的事情,才无愧于村民对她的信任。
附件:
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