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领一块菜地,亲自翻土、播种、浇水、施肥,体验种植的乐趣,品尝种出来的果蔬,收获满满。近年来,随着武汉乡村休闲游的迅速发展,“共享农场”逐渐兴起,拉近了城市与乡村的距离,让市民可以暂离城市喧嚣,打造出独属自己的一方诗意田园。
花博汇“市民农园”
手机“QQ农场”种菜成现实
7月14日下午,30多岁的刘女士一家五口来到花博汇“市民农园”里,采摘了一些辣椒、空心菜、黄瓜等蔬菜,还挖了一袋土豆,把车子后备厢塞得满满的。“这是我们一家人四五天的蔬菜用量,吃完后再过来摘,新的蔬菜就又长出来了。”刘女士说,她第一次体验种菜,收获感满满。
今年2月,花博汇“市民农园”三期菜园招募“都市农夫”,来景区游玩的刘女士看到招募信息,和家人商量后,决定租一块地。花了2580元的租金,刘女士获得了30平方米菜地一年的使用权,可以在景区提供的蔬菜品种中自由选择进行种植。
市民正在菜地里种植蔬菜
“从租地到现在不到半年,不算景区送的礼包等,仅仅是菜地收获的果蔬,就已经回本了。”刘女士告诉记者,“自从开始租地种菜,我们家里吃的蔬菜基本都是来菜地里摘,只偶尔救急才在菜市场买点”。
记者在花博汇“市民农园”里看到,每一块菜地旁,都装有独立摄像头,田间布满了滴灌喷头,“都市农夫”们通过手机App,就能远程对蔬菜进行浇水操作。“田间管理员每隔两天会提醒我们浇水,若遇到下雨天,也会及时提示,以免浇水过度。”刘女士说道,“一般情况下,我们一周过来一次,亲自给蔬菜浇水,没空的时候,就在手机系统里操作,点击‘一键收菜’功能,工作人员就会帮忙采摘邮寄到家,很方便。”
用手机实时监控菜地情况
花博汇“市民农园”负责人尹海涛介绍,目前该园区已经实现全智能化操作,打开监控系统,就能全方位监测蔬菜的生长情况。
记者了解到,目前武汉“共享农场”的租赁方式,大致分为零托管、半托管、全托管三种模式,价格在2000—5000元/年不等。记者发现,大部分市民更偏向于零托管或半托管模式,喜欢自己动手种菜。尹海涛说:“在‘市民农园’里,选择零托管的,一般是住在附近或者退休在家、时间比较充裕的市民,对于种植经验不足的‘都市农夫’,园区专门聘请了专家进行指导,一般情况下,以种植叶类菜、土豆、冬瓜等为主的30平方米菜地,年出产蔬菜约1500斤,基本能满足3—5口家庭的日常吃菜需求。”
认养果树“陪伴”成长
“帮我摘一袋红李子和莲蓬,今天下午来拿。”“帮忙看看我的果树上还有多少果子,想来摘些送给朋友尝尝。”……一大清早,香草花田负责人周丹丹的手机便响个不停,快500人的粉丝群里,不少人发来预约信息。
在蔡甸区梅池村香草花田景区,有400亩对外开放的有机果园和70多亩市民认领的“共享果园”。杨梅、蓝莓、蜜桃、李子、血橙……“共享果园”里共种植了50个品种的水果,每到周末,认领了果树的市民便结伴来赏花摘果。周丹丹介绍,“共享果园”从2019年开始建设,至今已有200多位市民来认领果树。
“最初决定做‘共享果园’,是听取了粉丝的建议。”周丹丹说,2019年以前,香草花田里栽种果蔬的面积并不大,不少游客来游玩之后提出建议:能不能多种一些水果? 如果能自己亲手种就更好了。于是,周丹丹筹备建设了“共享果园”。“这样可以让游客更有参与感和体验感”。
上周末,家住沌口的陈女士驱车40分钟,来到香草花田“共享果园”,摘了20多斤红叶李,准备送给亲友尝鲜。“今年是我认领果树的第四年,每年只用出200元领养金,偶尔来打理养护,等着果树长大挂果就行。”陈女士说:“刚认领的时候还是一棵幼树,去年开始挂果,今年已经结了60多斤李子,6月初开始采摘,到现在树上还有不少。”
陈女士表示,她很喜欢吃水果,一直希望能自己种果树。听说香草花田的“共享果园”后,她领养了一棵李子树,每个月都来看看果树生长情况。“我还准备认领一棵杨梅树,陪伴果树成长的过程虽然漫长,但很有意义。”
周丹丹解释说,园区“共享果园”的理念,除了“共享”,还有“陪伴”。“一般而言,一棵果树需要三四年才能挂果,每年领养金200元,如果中途放弃,此前的领养费便冲抵为采摘费用,可在园区里任意采摘。而如果坚持下来,果树挂果后,每年结的果子都归认领者所有。”
去年,香草花田“共享果园”趋于饱和,刚好有粉丝提出想种热带水果。周丹丹经过考察,在海南承包土地,开辟了“共享果园”海南基地。“目前已有十多位市民认领了海南基地的果树,有榴莲、荔枝、椰子三个品种,最贵的榴莲领养费为400元一年,荔枝和椰子为200元一年。”周丹丹说,榴莲和椰子结果时间较长,大约要4年,而荔枝明年就能结果。海南基地里请了当地人帮忙看护,待水果成熟,市民可自行组队去采摘,也可以直接邮寄到家。
“共享农场”装满诗意梦想
“小时候最喜欢的就是跟着妈妈去菜园子,随手摘下一根黄瓜,擦擦就能吃。”家住武汉经开区的退休职工王女士一直想拥有一块菜地,曾尝试过在阳台上种植蔬菜,但总感觉缺了点“地气”。
如今,王女士已在市郊一乡村景区连续租了三年菜地。菜地里种满了辣椒、茄子、黄瓜等蔬菜,她每周来打理两三次,除了自己吃,还经常摘一些往子女家送。王女士说:“从家里开车到景区只要二十多分钟,租了菜地,门票是免费的,种完菜再赏赏花,现在的退休生活很充实,家人也吃上了健康的蔬菜,很值得。”
和王女士有同样想法的市民比比皆是,有的还把“共享农场”当成了下乡创业项目。
在江夏区梁湖农庄内,今年3月新开发的“有甜农场”,是两位宝妈麦芽和叶子的创业项目。“有了小孩后,对吃的东西更加谨慎了。”麦芽说,决定自己开农场,是想为家人种植健康的蔬菜,更想向市民传递生态有机的概念。“有甜农场”遵循生态种植规律,不用任何除草剂、农药、化肥等药物对果蔬进行干涉,寻找食物最原始纯正的味道,目前已有20多位市民加入农场种植当中。
住在江夏的钟女士便在“有甜农场”租了一块地,经过几个月的精心打理,菜地里的小番茄、黄瓜等果蔬长势极好,种菜、摘菜、捡土鸡蛋、喂小羊……钟女士每周末都抽出一天时间,陪孩子到菜地里玩耍。“开车过去就半个多小时,很方便。带着孩子体验农耕生活,很有意思。”
也有市民表示,“共享农场”虽好,但有时候也很难坚持。“去年到黄陂木兰花乡玩,看到景区里可以租地种菜,当时就觉得这种方式很新鲜。”家住汉口的何女士和丈夫商量后,租了一块地,打算把这里作为周末朋友聚会的“据点”。“但每次开车来回要三个多小时,头几个月还经常来,现在直接托管给菜园管理者了”。
对此,木兰花乡相关负责人李鹏说:“市民想在景区租赁菜园的需求不断,木兰花乡专门开通了托管服务,以‘农户代管+快递到家’的方式,让租菜地的市民每周都能吃到天然新鲜的蔬菜。”
武汉市农业农村局乡村产业发展处负责人表示,“共享农场”是基于共享理念下的一种都市休闲农业新模式。在武汉市郊乡村拥有一块自己的菜园,亲手种下自己喜欢的蔬菜、水果。这样“向往的生活”,装满了都市人对田园生活的诗意梦想,也让市民能够实实在在体会春华秋实的耕种乐趣。
附件:
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主办:武汉市农业农村局 | 武汉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承办:武汉市农业信息化中心 地址:武汉市江汉区八古墩东一巷78号 邮编:430023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02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