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 武汉市人民政府网

火烧粑成“网红”美食,新洲村民拓宽“增收路”

发布日期: 2023-08-25 11:37 来源: 极目新闻

8月23日傍晚时分,在武汉市新洲区道观河风景区街头,高桂芝与弟媳仍在忙着烤制火烧粑,因为还有几位顾客等着拿货。交货完毕盘点当天的收入,这一天她们卖火烧粑的收入又有1000多元。

高桂芝今年47岁,是道观河风景区石寨村村民,家里田地不多,丈夫常年在外务工,一双儿女还在读书,公婆年迈也需要人照顾。妹妹高友芝的家庭状况也与姐姐类似。想帮丈夫分担一下家庭经济负担,但又无法外出务工,在家该干点什么好呢?姐妹俩几经合计,最终决定就在离家不远的道观街头摆摊卖火烧粑。

火烧粑因需要将面粑放进土灶里用火烧烤而得名,史料记载起源于清末战乱时期,是新洲区东部徐古、道观、旧街等山区农家的一种传统面食,需经发酵和面、包馅做粑、锅里炕粑、柴禾烤粑等多道制作工序,每道工序都有技艺上的讲究。随着山区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加之制作麻烦,现在当地农户家里已基本不做火烧粑了,但很受前来道观河风景区旅游的城里人的青睐。高桂芝的母亲是当地有名的火烧粑制作高手,姐妹俩在出嫁前都得到了母亲的真传。

2014年9月,高桂芝姐妹俩的火烧粑摊点开张了。她们烤制的火烧粑,品种多样,外壳焦黄不沾灰,吃起来脆香可口,很受顾客的欢迎。今年,因为妹妹高友芝要外出照料孩子读书,高桂芝又找来弟媳打下手,继续摆摊卖火烧粑。

“每天都能卖出300多个火烧粑,收入1000多元,过年的时候能卖600多个。”高桂芝介绍,她们烤制的火烧粑一直都很走俏。除了来摊点购买的之外,还有不少打电话来订购的外地顾客。

在高桂芝姐妹俩的带动下,道观河风景区街头卖火烧粑的摊点已增加到5家。在新洲区东部山区红色旅游线沿线,上百家民宿业主现在也烤制火烧粑售卖,生意都很红火。


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新媒体矩阵
无障碍
长者专区
"武汉农业农村"微信公众号
"武汉农业农村"新浪微博
"武汉农业农村"头条号

主办:武汉市农业农村局 | 武汉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承办:武汉市农业信息化中心  地址:武汉市江汉区八古墩东一巷78号 邮编:430023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02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