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光互补是什么”“这个番茄味道为什么这么浓”“这种叶子皱巴巴的菜看起来很好吃的样子,之前怎么没见过”9月17日,武汉市2023年“全国科普日”启动仪式在武汉科技馆开展。

邓子新院士农业科普工作室带着科技助力乡村振兴项目“光伏农业”产品以及新优蔬菜品种等亮相武汉“全国科普日”活动现场——武汉科技馆。
据武汉农学会相关负责人介绍,“科普工作室”在邓子新院士亲自指导参与下,紧紧依靠市科协、市农业农村局、市农业科学院等部门的坚强领导,通过开展科普“五进”和乡村振兴院士行等系列活动,探索农业科普活动模式,致力打造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新平台、“三农”科普宣传新阵地,初步形成以院士农业科普工作室为龙头、专家教授宣讲为重点、以全领域宣传普及为抓手的农业科普矩阵,在“三农”知识要点普及、全民科学素质提升、助力“三农”建设发展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此次活动邓子新院士农业科普工作室重点展示了邓子新院士主编的《乡村振兴院士行系列科普丛书》(该丛书入选了国家新闻出版署《2023年农家书屋重点出版物推荐目录》《听院士讲 有趣的微生物》等科普丛书,深受广大市民喜爱的番茄新品种—吉诺比利、新型绿色蔬菜—西兰苔、皱叶菜、新特蔬菜苦菊、三七、叶用薯、红薯新品种以及光伏农产品等。

在邓子新院士农业科普工作室展位中,光伏水稻、光伏生姜以及光伏辣椒等一系列光伏农产品,尤其深受市民关注,展位前络绎不绝,吸引很多市民和小朋友们来了解“光伏+农业”。工作人员介绍,现场展示的这株水稻和生姜是今天早上从小光的地浠水农光互补基地挖过来的,采用农光互补模式种植,光伏板上发电,板下种植水稻,追光的光伏板给与水稻适宜光照,整体水稻结穗颗粒饱满。“生姜是喜阴农作物,适宜在光伏板下种植生长,光伏板可以为其遮蔽一定的光照”。记者在现场看到,展位上光伏板下长出的生姜叶已接近一米高。
附件:
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