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 武汉市人民政府网

中秋佳节话中秋

发布日期: 2023-09-28 08:35 来源: 武汉现代农业教育中心

中秋是什么呢?是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是王维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是张若虚的“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是张九龄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是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是苏轼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卞之琳的“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从古至今,明月无不充满了诗情画意,承载着每一个中国人无限的情感与寄托,也成为了中秋节的重要标志。

中秋节,又称月圆节、拜月节、团圆节等,是中国四大传统佳节之一,始于唐朝初年,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悠久历史。2006年5月,国务院将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这四个传统佳节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每年农历八月十五,人们都会以各种方式庆祝这个节日,中秋节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周朝时期的“祭月节”,也就是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当时,月亮被视为丰收的象征,人们会在秋季收获之后,祭祀月亮以表达对丰收的感谢和对未来的祈求。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祭祀活动逐渐演变成了一种民间习俗,也就是后来的中秋节。关于中秋节,还有一些美丽的神话传说,如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等,使中秋节充满了浪漫色彩。中秋节的风俗包括赏月、吃月饼、赏桂花、猜灯谜等。其中,赏月是中秋节最重要的活动之一,月朗星稀的三五之夜,人们仰望天空,欣赏明亮的月亮,祈求团圆和幸福。吃月饼也是中秋节必不可少的习俗之一,月饼是圆的,象征着团圆和和谐。此外,人们还会赏桂花、猜灯谜等,增添节日的欢乐气氛。

在广东潮汕地区,人们还会用竹编的月亮灯,在灯内点燃蜡烛,悬挂在屋檐下;在福建山区,人们会搭起秋千,让年轻人在秋千上荡漾,以祈求获得更多的幸福和快乐。这些庆祝方式都寄托了人们对团圆和幸福生活的无限向往和追求。中秋佳节不仅仅是我们重要的传统文化遗产,更是人们心灵的寄托和情感的纽带,让人们体会到家人团聚、亲情友情的珍贵,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人民的美好祝愿,更让我们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所以,在庆祝中秋节的同时,我们也应该传承和发扬这些传统文化和价值观,让它们在新的时代中焕发出新的光彩。

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新媒体矩阵
无障碍
长者专区
"武汉农业农村"微信公众号
"武汉农业农村"新浪微博
"武汉农业农村"头条号

主办:武汉市农业农村局 | 武汉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承办:武汉市农业信息化中心  地址:武汉市江汉区八古墩东一巷78号 邮编:430023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02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