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 武汉市人民政府网

2000台新型农机齐上阵 助力武汉秋收“点草成金”

发布日期: 2023-10-18 14:35 来源: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

全市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工作现场推进会暨新技术现场演示培训会,10月17日在江夏区金口街道金水三村举行。来自武汉市六个新城区秸秆综合利用工作负责人、市场主体代表、市生态环境局相关人员、市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指导中心相关人员参会并现场观摩了新型农机的秋收。

新型农机助力秋收

稻田里,新型农机滚滚向前,不时伸出机械手臂工作。收割、脱粒、粉碎、深耕、运输一次性完成,十几分钟就可以完成一亩稻田的收割。武汉大诚农业专业合作社联合社负责人李露向参会人员晒出新型农机收割的账本:合作社种植中稻500亩,组织专业力量开展机械收割,收割稻谷、粉碎还田、旋耕、喷洒(腐熟剂)一条龙作业,既改善土壤肥力,增加土壤储水能力,又提高秸秆肥料化利用效果,仅稻草还田这一项,每亩可节约化肥20公斤,还能增产100公斤稻谷。

“以前收割完稻谷,稻田里留下的稻草让人犯难,利用新型农机,收割过程中就可以完成秸秆粉碎还田。如果要把秸秆用作青贮饲料,稻草的收割打捆也可以一次性完成。新型农机可谓是‘点草成金’。”李露说。下一步,合作社还将整合资源,推进稻草、玉米秸秆综合利用,用秸秆产业项目撬动农业产业向纵深发展。

新型农机让秋收效率更高

武汉市农业部门透露,目前2023年全市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工作已经部署,水稻秸秆深翻还田、水稻秸秆轻简化堆沤还田、水稻秸秆捡拾打捆离田应用等高性能农机具进一步得到推广应用。

近两年,全市共新增高性能收割机327台,总量超2000台,收割效率更高,更有利于抢播冬油菜,且损失率更低。同时,武汉市农业部门积极探索秸秆综合利用的有效途径,大力推广农业新型机具,让“包袱”变财富,建立了完善的秸秆综合利用工作机制,推动秸秆肥料化、饲料化、基料(食用菌)化以及能源化,积极采取粉碎还田、收储离田、饲料储存、食用菌栽培等多种有效措施,加快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让废弃秸秆从“负担”,彻底变成了助农增收致富的产业链。


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新媒体矩阵
无障碍
长者专区
"武汉农业农村"微信公众号
"武汉农业农村"新浪微博
"武汉农业农村"头条号

主办:武汉市农业农村局 | 武汉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承办:武汉市农业信息化中心  地址:武汉市江汉区八古墩东一巷78号 邮编:430023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02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