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临近,正是武汉人腌鱼的好时节。目前淡水鱼集中出水,鲜鱼大量上市。为让广大市民了解武汉市水产品质量安全情况,引导市民放心消费,12月13日,武汉市农业农村局在江夏区开展了水产品公开检测活动。

上午,武汉农业检测中心工作人员来到了武汉市江夏区郑店街湖北天汇源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公司已经从基地抽取了青鱼、草鱼、鲢鱼、鳙鱼、鳊鱼、鲫鱼、鳜鱼、鲈鱼、黄颡鱼在公司检测室进行快速检测,检测内容包括孔雀石绿、氯霉素、呋喃妥因、呋喃它酮、呋喃唑酮、呋喃西林的鱼药残留。快速检测结果全部合格。

武汉农业检测中心的工作人员也随机从基地抽取了5个样品(分别为青鱼、草鱼、鲢鱼、鳙鱼、鳊鱼,每份3-5尾)带回中心实验室开展定量检测。检测项目有孔雀石绿、氯霉素、沙星类5项、硝基呋喃代谢物类4项。

江夏区是武汉市重要水产供应基地,2022年全区增殖养殖面积为43.5万亩,全年水产品总产量约为8.5万吨,渔业总产值39亿元。本次公开检测活动在位于江夏区郑店街的湖北天汇源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开展。该公司拥有4000亩水面的养殖基地,主营水产品有南美对虾、鳜鱼、鲈鱼、黄颡鱼、鳜鱼、长吻鮠等品种。

记者了解到,武汉农业检测中心加大水产品日常监测力度,今年针对水产品检测项目有孔雀石绿、氯霉素、沙星类5项(氧氟沙星、恩诺沙星、环丙沙星、诺氟沙星、洛美沙星)、硝基呋喃类代谢物4项(呋喃妥因、呋喃它酮、呋喃唑酮、呋喃西林),全年计划定量检测200批次,目前已经完成水产品抽检210批次。水产养殖大区江夏区今年共开展水产品快速检测 120 批次,全部合格。另一方面,对上市的水产品做好节前专项抽检,今年结合元旦、春节、五一等节日共开展水产品专项抽检 95批次。经市、区共同努力,日常监测和专项抽检相结合,有效促进了养殖主体的产品质量安全意识提升,防止不合格水产品上市销售。
近年来,武汉市以提质增效、减量增收、绿色发展、富裕渔民为目标,全力推动生态健康养殖、高效设施渔业等渔业转型升级,建设“武汉活鱼”区域公用品牌引领产业振兴。2022年,全市水产品总产量45.3万吨,全年水产苗种繁育量148.7亿尾,在夯实粮食安全根基、保障水产品“菜篮子”中贡献重要力量。
附件:
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