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 武汉市人民政府网

武汉新一批乡村农业技术人才职称评审结果公布

发布日期: 2024-02-28 10:15 来源: 武汉市农业农村局

筑牢人才之基,促进农业农村新质生产力发展,武汉市持续开展乡村农业技术人才职称评审,挖掘田间地头的技术专家。近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农业农村局评审产生63名武汉市2023年度乡村农业技术人才中、高级职称专家,其中6人获评高级职称。

我市新一批63名乡土专家获评职称

据了解,2022年度我市评审产生首批68名乡村农业技术中、高级职称乡土专家,并通过优化人才服务、强化待遇保障等方式,引导激励乡土专家扎根乡村干事创业,有效促进了田园综合体、农村电商、乡村休闲游、设施渔业、作物育种等新业态发展。2023年,武汉市开展了新一批乡村农业技术中、高级职称评审,最终贺亚菲、罗国治等6人获评高级职称专家,马新辉、吴旋等57人获评中级职称,专业涵盖作物育种、作物种植、水产养殖、畜禽养殖、农业机械、农产品加工、兽医、园艺等多个领域。

贺亚菲在查看新品种蔬菜长势

他常年在田间地头开展十字花科蔬菜育种工作,自主选育新品种20余个,获得发明与实用新型专利10余项,贺亚菲是武汉亚非种业有限公司负责人,同时也是一位蔬菜育种专家。他带领公司加强与科研院所合作,突破了我国西兰花育种“卡脖子”难题,制定了西兰花栽培技术标准,亚非种业具备西兰花育种、育苗、种植全流程独立研发能力。目前,贺亚菲选育的蔬菜种子畅销全国,年产值达5000万元,并通过提供种苗、技术指导、统购帮销等方式带动当地1000余农户增收致富,其本人更是入选“武汉英才”计划培育支持专项,享受市级人才待遇。

罗国治在研究改良手工制茶工艺

现年47岁的罗国治是武汉市滤尘种养殖专业合作社法人,也是全市首位获评武汉市乡村农业技术高级职称的技能人才。他传承发展传统手工制茶技艺,三十年如一日潜心钻研,形成了一套独特的纯手工制茶工艺流程,获得武汉市第二十届茶叶加工技术状元、首届武汉市农民技能大赛“武汉农匠”等奖项,先后培养学徒50余人,促进了当地茶叶产业发展,2017年获的武汉市“五一劳动奖章”。

吴旋在管护果园

吴旋是本次获评乡村农业技术中级职称的5名90后之一,入选 “武汉英才”计划培育支持专项人才。2018年,吴旋毅然离开工作稳定的事业单位,返回家乡的桔子红农庄,助推传统柑橘产业提档升级。作为农业“新生代”,他敢想敢为敢拼,通过低位嫁接技术改良柑橘品种,引入葡萄、桑葚、水蜜桃等经济价值高的水果进行种植,灵活运用短视频平台进行宣传,将乡村休闲旅游变为了农庄的主导产业,年接待游客6万余次,通过整合当地优质农产品、提供就业岗位等方式,带动当地30余农户年增收3万元以上。

乡村农业技术职称与常规评审职称享同等待遇

据悉,此次评审自去年10月启动,经过逐级审核、基层公示、实地考察、面试答辩、集中评审、社会公示等程序,最终通过者63名从业人员获得乡村农业技术中、高级职称。

据了解,乡村农业技术人才职称在乡村农业生产一线与常规评审的职称具有同等效力,支持申报各级各类人才项目、荣誉称号,纳入师资人才库的,可享受同级别专家课酬标准。

此次乡村农业技术职称评审,63名获评中、高级职称人员中,近一半年龄在40周岁及以下,年龄最小的26周岁,75%学历为大专及以下,真正做到了突破“唯学历、唯论文、唯资历”壁垒,高质量挖掘了我市乡村一线懂技术、善创新、会经营、能带动的专业技术人才,为我市农业农村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基础。

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新媒体矩阵
无障碍
长者专区
"武汉农业农村"微信公众号
"武汉农业农村"新浪微博
"武汉农业农村"头条号

主办:武汉市农业农村局 | 武汉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承办:武汉市农业信息化中心  地址:武汉市江汉区八古墩东一巷78号 邮编:430023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02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