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 武汉市人民政府网

武汉打通水产产业链 多渠道合作打造“武汉活鱼”品牌

发布日期: 2024-04-30 16:14 来源: 武汉广播电视台

4月28日上午,由孙昌弼餐饮文化工作室主办的2024春季鮰鱼创新菜肴交流会在湖北水䪨天泉生态农业科技公司基地召开。来自农业水产部门、餐饮企业、专家学者、新闻媒体等行业一百多位嘉宾参会。旨在通过交流与合作,丰富鮰鱼菜肴的品类,提升鮰鱼制作技艺,增强鮰鱼菜肴的市场影响力,进而助力楚菜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2024春季鮰鱼创新菜肴交流会现场

资深媒体人、美食评论家曾庆伟老师从楚菜文化及历史发展的角度,为大家解读了鮰鱼菜肴的市场潜力与文化价值。他提出,鮰鱼菜是楚菜中的明星菜馔,是一块含金量十足的金字招牌之一。究其原因,一是食材好,二是有名师烹饪,三是有名店经营,四是有文化加持,故而形成了鮰鱼菜的产业闭环,成就了鮰鱼菜的盛誉美名。作为鮰鱼菜肴的传承者,需要为擦亮鮰鱼菜的金字招牌而不断努力,进一步优化鮰鱼产业链,提升鮰鱼菜的品牌内涵,让鮰鱼菜走得更远。

中国注册元老级烹饪大师、国家一级评委、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鮰鱼技艺)传承人、鮰鱼大王孙昌弼先生向与会嘉宾分享了他的烹饪心得与鮰鱼技艺的传承之道。近十多年来,他带领孙昌弼餐饮文化工作室的同仁,从复杂的烹饪技艺环节进行了上下游拓展,将鮰鱼的生态养殖、活体供应、生产加工、到消费者餐桌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鮰鱼产业链。将餐厅传统的5公里销售范围进行了大大的扩展。长江鮰鱼的市场影响力及产生的经济价值也同时达到了从未有过的高度。

现场展示的部分菜品

武汉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对鮰鱼产业的发展提出了宝贵指导意见。他指出,以鮰鱼为代表的长江特色鱼类的繁育养殖推广,烹饪具有特别的意义。在贯彻国家“长江十年禁渔”政策,平衡好生态环境保护和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美食美味向往的关系上,以“鮰归”为代表的餐饮企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武汉为打造“武汉活鱼”品牌,以产业链、创新链对水产上中下游进行全链条打通,进入全链条融合状态,水韵天泉这个基地就是融合的典型代表。水韵天泉基地创始人为了自身餐饮连锁店品牌的长远发展,于2021年落户黄陂区蔡店街源泉村发展,一期投入建设资金5000万元,建成各型规格天然泉水生态养殖池18个,养殖面积60余亩,超2000平米鮰鱼文化体验中心一处,1100平米鲜活产品加工厂房一处,并在汉口北新华南生鲜市场设立经营门市一处,配备物流配送车辆7台。主营的“泉水生态鮰鱼”深受餐饮消费市场欢迎,2023年综合产能已达81.35万斤。实现综合销售收入2800余万元,实现利税300余万元。

水韵天泉着力打造武汉市第一家长江鮰鱼(长吻鮠)全产业链闭环运营的精致渔业。依托已建成120万斤长江名贵淡水鱼生态养殖产能,通过自有品牌“鱼痴渔醉”和“鮰归”连锁店以活鲜产品链接餐饮消费市场。水韵天泉二期项目拟再投入3000万元,扩大建设加工厂房一处,预计在2024年底正式投产,进一步提升活鱼宰杀、液氮保鲜、包装加工能力。同时,将在养殖技术上做进一步提升,积极引进专业技术及管理人才,改造新建一处长江鮰鱼精养池,采用全科技电子化管理,全程控温,实现水温及环境温度的恒温,利用低密度纯氧养殖方法提高水体氧饱和度,从而实现长江鮰鱼质量的再次提升。建成后为长江鮰鱼的精养品种提供年50万斤以上的精养能力。

水韵天泉基地打造的纯天然地下温泉鮰鱼养殖业态,既弥补了天然鮰鱼资源稀缺的不足,又实现了可溯源优质鮰鱼的品质保证,实现了与非遗(鮰鱼技艺)传承的完美结合。以它为纽带实现了育种创制+生产养殖+定单销售+餐饮消费+品牌打造+文化传承,这种模式为做好“武汉活鱼”这部篇章带来了巨大的活力和动力。

武汉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在讲话中呼吁广大餐饮企业积极从城市走向乡村,到农村投资兴业,共同推动武汉乡村振兴和“三农”发展。

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新媒体矩阵
无障碍
长者专区
"武汉农业农村"微信公众号
"武汉农业农村"新浪微博
"武汉农业农村"头条号

主办:武汉市农业农村局 | 武汉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承办:武汉市农业信息化中心  地址:武汉市江汉区八古墩东一巷78号 邮编:430023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02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