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 武汉市人民政府网

“一田三收”,拓宽致富“稻”路

发布日期: 2024-05-06 15:58 来源: 江夏融媒

稻前养虾,稻中养黄鳝,眼下正是春耕春种的关键时期,江夏金水的田间地头呈现一片繁忙的景象。今年,江夏区金水办事处创新尝试在稻虾共作的基础上新增鳝鱼养殖,计划打造1000亩示范田,希望通过“一田两用、一水三收”的综合种养模式,增收提效促进乡村振兴。

五月正值小龙虾销售的高峰期,养殖户许仙乘着小船划进了自家虾田,只见他提起沉在水里的虾笼,一抖一甩,一只只个头饱满、色泽鲜亮的小龙虾就滚落入筐内。这批小龙虾,一部分将打包装车,发往白沙洲大市场,另一部分则会直接送上当地农家乐的餐桌。

与此同时,在另一边的黄鳝养殖基地,养殖户们正在水塘里忙碌着,培草、挂网箱,为今年的黄鳝养殖做足准备。

黄鳝是一个技术性非常强的养殖品种,杜先声告诉我们,和往年不同,今年不仅是要做好黄鳝养殖工作,更多的还要为后续稻鳝虾综合种养模式做好准备,提供技术指导,将这项技术推广到更多的农户当中助农增收。

现如今,金水稻虾种植面积已经达到11000亩,由于小龙虾养殖面积和产量的爆发式增长,导致其市场价格十分不稳定。因此为了更好地增加村民收入,金水办事处积极探索新模式对稻田小龙虾养殖模式提档升级。

据了解,黄鳝的经济价值较高,在稻田小龙虾养殖模式中加入黄鳝养殖,不仅可提高稻田的空间利用率,还可通过黄鳝捕食稻田昆虫,有助于减少稻田农药使用量,有效保障水稻绿色、健康生产。因此,在稻田进行虾、鳝养殖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金水办事处计划打造约1000亩的稻虾鳝示范田,实现“一田两用、一水三收”的综合种养模式,增收提效促进乡村振兴。

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新媒体矩阵
无障碍
长者专区
"武汉农业农村"微信公众号
"武汉农业农村"新浪微博
"武汉农业农村"头条号

主办:武汉市农业农村局 | 武汉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承办:武汉市农业信息化中心  地址:武汉市江汉区八古墩东一巷78号 邮编:430023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02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