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 武汉市人民政府网

乡村旅游新引擎 让中国民宿留住更多的“诗和远方”

发布日期: 2024-05-30 16:17 来源: 央广网

竹对青山、炊烟袅袅,惬意的田园风光尽显悠然郊野之趣。民宿这一新的旅行居住方式,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现如今,民宿不仅具有精神家园特质,也兼具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同时,民宿也正在成为推动乡村振兴、助力和美乡村建设、促进共同富裕的有力抓手。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旅游发展步入快车道,形成全球最大国内旅游市场,成为国际旅游最大客源国和主要目的地。近年来,民宿成为乡村旅游的新引擎,据某旅游平台数据显示,2023年该平台上新开民宿数量同比增长122%;截至5月25日,2024端午假期民宿订单较去年同期增长76%,乡村民宿订单同比增长116%。多位文旅行业专家向央广网记者表示,我国乡村旅游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目前,我国民宿业态已逐渐成为文化展示的载体,各地通过打造以民宿业态为主导产业、以民宿品牌为核心吸引的新型乡村休闲度假部落、旅居生活社区,能够更好地展现文化的内涵、魅力和价值,为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

湖北省武汉市木兰花乡景区民宿

盘活农村资源成为夜游新地标

远山如黛,绿树掩映。在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美丽的木兰花乡景区内,一个个荆楚风格民宿小院错落有致,古朴典雅的设计风格、精致的现代化设施,特色鲜明,舒适整洁。

“这次带孩子来到这边,风景很美,空气也非常清新,住的民宿也很有特点,跟我们北方的建筑风格很不一样,有了全新的体验。孩子也很喜欢民宿周边的一些游玩设施,玩得很开心。”来自山西的游客刘先生说。

刘先生住的民宿是由黄陂杜堂村的民居改建而成。杜堂村位于黄陂区最北端姚家集街,曾是省级贫困重点村。如今这里前庭后院,单门独栋的设计在保留荆楚民居特有风貌的基础上打造了农耕风格、花鸟风格等不同的特色户型,被评为“武汉五星民宿”。

“当年我就是从杜堂村这个穷湾湾走出去的。我在外打拼多年,但没有忘记我们贫穷落后的山村,于是我和乡亲们一起,拧成一股绳,撸起袖子加油干,我们杜堂村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木兰花乡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杜堂村第一书记葛天才告诉记者。

十年前,杜堂村曾因土壤贫瘠,种地收入微薄,村民纷纷外出务工,一度成为“空心村”。葛天才决心投资建设木兰花乡景区,帮助村民致富。他将村民闲置房屋进行改造成为民宿,保留了原始村落古色古香的韵味,也可坐赏花乡的如画风景。“我们利用村民的土地做田园综合体,以观光农业为主,利用村民闲置的房屋作价入股,让村民变股东,农舍变民宿。此外,我们还全力打造了木兰不夜城项目,成为夜游新地标。”葛天才说。

中国旅游研究院产业研究所所长杨宏浩表示,民宿产业实现个性化、差异化经营,还需要进行文旅深度融合。对地域文化进行深度挖掘,除了在民宿的建造上进行文化植入,还可以在配套产品方面融入在地文化,如提供当地特色美食,打造富有地方文化特色的非遗文创产品和土特产,提供当地民俗文化表演等。

蜕变后的杜堂村村景融合、业态创新,成为市民与游客的“诗和远方”。2024年,杜堂村被文化和旅游部评为湖北省唯一一个“文化和旅游赋能乡村振兴”优秀案例。截至目前,杜堂村建成苗木花卉基地3893亩,创建木兰不夜城农文旅项目,形成“白+黑”全天候旅游景区,引导外出农民、城市市民、大学毕业生回乡入乡就业创业,联动周边三个行政村一体化发展。

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新媒体矩阵
无障碍
长者专区
"武汉农业农村"微信公众号
"武汉农业农村"新浪微博
"武汉农业农村"头条号

主办:武汉市农业农村局 | 武汉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承办:武汉市农业信息化中心  地址:武汉市江汉区八古墩东一巷78号 邮编:430023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02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