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看这些基地都是一小块一小块的,却为乡亲们创造了大财富。”仲夏时节,走进蔡甸区张湾街道乌梅村,位于道路两侧的千亩水果林木基地中,乌梅、无花果、海棠、沃柑、砂糖橘、红枫等特色林果树郁郁葱葱,将进村道路点缀成天然绿色观景长廊。鱼池、莲塘等分散在村落之中,被打理得格外精致。乌梅村党支部书记胡彪介绍,近年来,乌梅村依托武汉野生动物王国的旅游资源,在保证传统的水稻、小麦、玉米等农作物种植的基础上,发展“小而精”的特色农业,大力推进乡村休闲游,让村民在家门口安居乐业。

乌梅村位于乌梅山脚下,依山傍水,自然风光独特。“春天能摘樱桃,夏天有乌梅、无花果、莲蓬,还有可食用的桑叶,能生吃、炒菜,还能泡茶,很受欢迎。”胡彪笑着说:“自从发展特色农业后,每到周末,来村里采摘垂钓的人络绎不绝。马上村里的莲蓬就成熟了,又将迎来一波采摘热潮。”
胡彪将记者带到荷塘边,只见朵朵莲花开得正盛,已有不少莲蓬冒出头。“这是村里面积最大的一处荷塘,还有不少村民把自家附近的小池塘也利用起来,种上了莲蓬、藕,一到夏天,村里荷花盛开,景色很好。”胡彪介绍,蔡甸非常适合种植莲藕,村“两委”从2015年就开始引导、带动村民利用闲置的池塘、低洼地、临水地进行种植,如今,村里的荷塘总面积已经达到400余亩,主要种植
太空莲和“新35”莲藕品种。“目前还是太空莲种植的面积大一些,但‘新35’表现也非常不错,这种莲藕品种产量高、味道好,粉粉糯糯,适合冬天煲汤,深受市场欢迎,总产值已超过500万元。”胡彪说。
村民熊小平在家门口的水塘里种了3亩莲藕,夏天接待赏荷的游客,冬天销售粉藕,“每亩莲藕产量能达到4000斤,除了市民来村里采购,村‘两委’还帮忙打通了销路,完全不愁销,一年能增收3万多元,闲暇时候再打打零工,日子安逸极了”。
据悉,近年来,张湾街道大力推动农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着手打造乌梅村、官塘村、绕岭村片区文旅产业,促进乡村振兴。胡彪表示:“我们围绕街道产业发展路径,坚定发展‘小而精’的农业模式,如今村湾生态环境得到大大改善,吸引了更多游客前来,乡亲们在家门口办起农家乐、卖起土特产,钱袋子越来越鼓了。”
附件:
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