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àn 
  •  jiē 
拼音

中国政府网 | 武汉市人民政府网

直播变成新农活,她带着网友“桃醉”在新洲

发布日期: 2024-07-19 11:55 来源: 长江日报

“这是我们桃园里散养的土鸡,吃着农家玉米粒和鲜桃长大,足足生长了300多天,喜欢的朋友们赶紧下单!”7月中旬,桃园里的早桃销售基本结束,宋华平立即调整了直播带货的主销产品。傍晚6时许,昵称为“桃子姐”的账号开播,直播间里摆放着合作社生产的桃胶、土鸡、土鸡蛋等农副产品,不停有网友涌入下单。

宋华平在桃园里直播带货

宋华平是一位“80后”女新农人。2016年,在外打拼了6年的宋华平回到家乡新洲区三店街道施阳村,成立施阳村美脆种植专业合作社,承包了500亩土地开始做农业,主要种植美脆早桃、油蟠桃、霸王脆、黄桃等桃子品种。近年来,随着网络销售的兴起,宋华平从一名“电商小白”化身“直播达人”,通过电商渠道不仅将自家农产品销售出去,还帮助周边村民带货,3年来线上销售额超百万元。

“种桃能手”赢得回头客

创业之初,宋华平的所有精力,几乎都花在了桃树上。

“头两年没有经验,也没有种植技术,走了不少弯路。高价买回来的桃树苗,因品种杂乱不易管理,存活率只有70%,果树矮小,坐果率也很低。”宋华平回忆说,原本2元一棵的树苗,不懂行的她当时每棵花了3.5元,还夹杂了不少其他品种的桃树苗,导致头年生长的桃树良莠不齐。

在新洲区农业农村局果树种植专家的指导和推荐下,宋华平重新调整园区种植,引进早熟的“美脆”和“春蜜”等优良品种,并积极报名参与市、区农业部门组织的技术培训,向专家请教桃树剪枝、嫁接等管护技巧。2019年5月,合作社的100亩早桃迎来丰收,亩产超过3000斤。

丰收的喜悦并未持续多久,销路问题摆在了宋华平面前。“早桃成熟期比较集中,如果不及时销售出去,很容易烂在枝头上。”为此,宋华平和丈夫每天凌晨3时前往华南果批、光霞果批等市场查看行情,经过一周的观察和推销,她发现,每天早上6时前,商贩最多,批发价格最高。于是,宋华平决定每天白天采摘,傍晚装车,凌晨卖货,一直持续到早桃售卖结束。

对于自己产品的品质,宋华平是有信心的。“我在桃树种植上很舍得。”宋华平说,她从不使用普通的碳铵肥,都是花高成本购买有机肥,并在桃园铺设了滴灌设备,通过水肥一体化进行灌溉。“桃树吸收营养速度慢,生长期就会延长,这样的果子颜值高、味道甜,口感更好。”宋华平说。

宋华平在助农直播间带货土特产

多年下来,桃子的高品质获得了不少经销商的认可,现在,每到早桃成熟季,外地的客商便主动来合作社收购,高峰期时,桃园每天的销量达五六万斤,附近的村民纷纷前来打零工。“每到桃子成熟时,我就来果园采摘,每天工资80元,一个月能赚2000多元。”村民肖春荣说。

在宋华平的坚持和带领下,如今,她的500亩桃园年产鲜桃超80万斤,产品远销山东、河北等地,合作社年产值超300万元,获得“市级示范社”的称号,每年带动村民就业百余人,人均年增收近万元。

“直播达人”带货助村民增收

2021年,宋华平第一次接触直播带货。“连续十来天,直播间里都没几个人,订单数据一直是零。开局不利让我感到十分气馁,开始考虑直播之路是否行得通,直到第一笔省外订单诞生,才让我重拾信心。”宋华平回忆说,“那是一个广东的客户,拍了一箱苹果桃,过了几天,特意来直播间里夸赞味道好。”

随着回购的顾客越来越多,宋华平的直播间慢慢火了起来,除了桃子,宋华平还将合作社自产的土特产品搬进了直播间。周边村民听说后,主动来推销自家产品。“以前农户家里的土特产大多通过周边旅游景区或采摘园进行销售,线上销路打开后,多了一个渠道,乡亲们种养殖规模也在慢慢扩大。”宋华平介绍,目前,她的助农直播间里有20多款特色农产品,10多家农户成为“供货商”,常年供应土鸡蛋、蜂蜜、蔬菜、干货等土特产。

“桃子成熟的时候,我就在桃园里直播,硕果累累的桃树就是背景板,其余时间,我就在桃园旁的展销中心直播,推销村里的土特产。”宋华平笑着说,“每天大约直播4小时,情况好的时候,能卖近万元。不少粉丝从陌生人变成微信好友,每年都找我买农副产品。”

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 下载 】

主办:武汉市农业农村局 | 武汉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承办:武汉市农业信息化中心  地址:武汉市江汉区八古墩东一巷78号 邮编:430023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02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