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àn 
  •  jiē 
拼音

中国政府网 | 武汉市人民政府网

【向往的村庄】沿河村:盘活“沉睡”资源 小村新业态引客来

发布日期: 2024-07-19 15:41 来源: 央广网

一个经济落后、无人问津的小村庄却在几年时间内摇身一变,成为设施齐全、繁荣兴旺的游玩圣地,这是黄陂区姚家集街道沿河村发展的真实写照。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沿河村,探访它的“蝶变”之路。

村企合作 步入发展正轨

驶出武大高速姚家集收费站约1公里,就能遇见一片“沿河星空河畔营地”。营地绿草如茵,太空舱、天幕、露天KTV等设施一应俱全。闲暇时,约上三五好友,看远山叠翠,听虫鸣鸟叫,等漫天星光,好不惬意。

五年前,为了摘掉空心村、落后村的帽子,沿河村党支部书记李光华带领村委会多次调研,召开村民议事会,同时引能人返乡,寻找发展出路。

“2021年,村里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招商引资引进农业市场主体,采取‘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建立利益联结机制,让村民入股分红。”李光华说。

也在这一年,心怀农业梦的毛玉玲辞去稳定工作回到丈夫家乡,决定将农业与旅游进行深度融合,打造一个集研学旅游、休闲采摘、露营团建等多功能于一体的乡村旅游综合体,为游客提供更加丰富多元的乡村体验。

黄陂区姚家集街沿河村的沿河星空河畔营地

今年5月1日,营地一期投入运营,规划用地50亩,设置露营区和种植大棚两部分,提供草地露营、蔬果采摘、户外拓展等多项休闲活动。

“开业前三天游客量突破2000人次,2个月的营业额超过40万元。”毛玉玲介绍,二期规划60亩有机种植休闲采摘区,项目建成运营后将为游客提供菜地认领、亲子采摘和户外研学等更加丰富的休闲体验。

共同致富 数字赋能新业态

李光华说,“村里的营地建起来后,一方面,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采摘游玩,另一方面也为沿河村每年带来10万元的集体收入。”

眼下,大棚里的葡萄正值采摘期,共享菜园里的各类蔬菜长势喜人,几位工人正忙着除草、采摘。

黄陂区姚家集街沿河村种植大棚

“我们是附近村民,一年四季都有活干,当天结工资,一天能有一百多元钱。”郭金凤笑着擦擦脸上的汗说道,“田地流转出去,闲置房屋也租出去了,仅靠分红和租金,家里就有一笔稳定收入。”

据毛玉玲介绍,仅2023年,项目累计带动50多户2000余人(次)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全年用工支出费用达35万元。

作为国家级“五好两宜”和美乡村试点的核心板块,沿河村发展的脚步愈加稳健,一幅更宏大的数字蓝图正在酝酿。

李光华介绍,村子计划总投资6150万元,引入“乡巴克”数字游民公社,打造数智企业乡村总部、乡村5G会议中心、AI数字直播基地、国际马术俱乐部等新业态,建成之后,将新增就业岗位50个,预计每年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30万元。

据了解,目前沿河村已经初步与武汉星竞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达成合作协议,打造对标贵州“村BA”“村超”的电竞IP“村PL”,开拓贴近年轻人的新业态,与周边景区形成互补联动,满足更多个性化需求。

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 下载 】
新媒体矩阵
无障碍
长者专区
"武汉农业农村"微信公众号
"武汉农业农村"新浪微博
"武汉农业农村"头条号

主办:武汉市农业农村局 | 武汉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承办:武汉市农业信息化中心  地址:武汉市江汉区八古墩东一巷78号 邮编:430023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02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