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 武汉市人民政府网

新洲小流域治理助力东部粮仓“大丰收”

发布日期: 2024-10-15 10:25 来源: 湖北日报

连片的稻浪翻腾,一株株稻穗压弯了“腰”。近日,位于武汉市新洲区潘塘街广湾村北大荒水稻种植示范基地,金色铺满田垄,这些稻田即将迎来丰收。这得益于今年启动的新洲土河小流域治理,打通了灌溉的“毛细血管”。

潘塘被称为新洲东部粮仓,土河是主要水源,是10个行政村的母亲河。但由于多年久修,泥土淤塞,无法有效蓄水,导致十年九旱。土河两岸的万亩稻田面临干涸威胁,农民望水兴叹。

“充分运用小流域治理的理念,因地制宜,携手探索一条统筹谋划、长短结合的土河治理有效路径。”新洲区对土河系统把脉后,借鉴西北梯田水土治理经验,采取一拦二疏三改的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在河道修建梯级拦河坝,抬高水位,形成蓄水效能。全面疏浚河道多年淤积的厚厚泥沙与树枝,加深主河道,扩大蓄水容量。将500公里土渠改石渠,利用梯形渠上口小下口大的原理,最大限度地保证河水快速进入毛细血管,减少流失,直抵田间地头。

牵手安徽荃银种业、北大荒等农业上市公司,通过小流域治理达到建设武汉东部粮仓的目标。“已经将首期100余万元土地流转的定金打到了潘塘街。”荃银种业作为粮食产业上游的行业领军企业,用真金白银对土河治理投下了信任票。集储存、烘干、加工、冷链一条龙的粮食闭环仓储中心正在投建。

“好山好水出好粮。”北大荒公司对土河沿岸的土壤进行了多次化验,这里不含重金属,生态与小气候俱佳,土质肥沃,非常适合播种优质水稻。“水的难题解决后,这儿是理想的粮仓。”

“我们的水稻品种分别是‘煌两优’和‘春诚优’,这两个品种每株穗数在‌390粒左右,亩产能达到1400斤,净收益每亩在400块钱左右。”北大荒农服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饱满的稻穗在他的手心中一览无余。

目前,潘塘街已集中流转17个村共2万余亩土地。在安徽荃银、北大荒之外,还与区农投、浙博、星光耀等龙头企业合作,打造“问津”品牌农产品的全产业链生产基地。已建成种业核心展示区1.01万亩,潘塘街整街水稻种植面积达3.5万亩,辐射带动3000多农民就业,农民将实现人均增收3000余元。

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新媒体矩阵
无障碍
长者专区
"武汉农业农村"微信公众号
"武汉农业农村"新浪微博
"武汉农业农村"头条号

主办:武汉市农业农村局 | 武汉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承办:武汉市农业信息化中心  地址:武汉市江汉区八古墩东一巷78号 邮编:430023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02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