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 武汉市人民政府网

“稻稻油”轮作,黄陂实现“一田三收”

发布日期: 2024-10-17 10:55 来源: 黄陂融媒

秋播秋种正当时,绘就来年好“丰”景,黄陂各地以粮油协调发展为基础,通过推广油菜机械化播种、合作社集中育苗等方式推进“粮油轮作”,让“冬闲田”变为 “增收地”。

罗汉寺街

志同稻合农机专业合作社

在罗汉寺街伏南村志同稻合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农田里,机器轰鸣声不断,智能播种机正在来回穿梭作业。在农机手的操作下,原本满是稻茬的田地变成一垄垄长条形的油菜田。

据悉,合作社今年计划种植油菜800余亩,通过使用一体化智能播种机,每亩只需要10来分钟就可以完成播种,比传统种植油菜的方式节约成本大概每亩80元,同时产量也得到了提高。目前,已播种400余亩。

“使用播种机,实现施肥、开沟、播种、镇压一体化,一个小时能播8亩地左右,一天预计播种50亩的油菜,大大节省了人工成本,提高了播种效率。” 合作社农机手欧军介绍。

蔡家榨街 

武汉禾美顺农业专业合作社

在蔡家榨街田间地头,农户机械化作业开展秋播秋管,一派热火朝天。武汉禾美顺农业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潘培培是当地引进的种植大户,近年来,通过整治闲置地,交替种植油菜和花生等农作物取得了不错经济效益。这几天,潘培培每天忙碌在田间地头,组织人员开展秋播油菜,为来年丰收打下基础。

“油菜收获期比较短,为了让冬闲田不浪费,我们现在播种了油菜,来年4月底至5月初就可以收获,收完后马上接着种一季花生,这样的话一年种两季,可以实现一地多收。” 潘培培介绍。

今年,为遏制耕地撂荒和“非农化”“非粮化”,进一步巩固提升粮食产能和生产效益,蔡家榨街因地制宜、合理布局,鼓励辖区种植大户利用秋冬闲田种植油菜和小麦,促进农民增收、产业增效;同时,通过政策扶持、技术引导、服务保障等措施引导农户提升农业机械化装备水平,助力农业高质量发展。

“稻稻油”轮作是一种高效的农业生产模式,这种模式不仅能提高农田的利用效率,还能改善土壤结构和土壤肥力,实现耕地高产高效和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黄陂区不断优化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推广“稻稻油”“稻油”水旱轮作等生产模式,在晚稻收获后接着种油菜,实现一地多产、一地多收,有力促进农民增收,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动力。

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新媒体矩阵
无障碍
长者专区
"武汉农业农村"微信公众号
"武汉农业农村"新浪微博
"武汉农业农村"头条号

主办:武汉市农业农村局 | 武汉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承办:武汉市农业信息化中心  地址:武汉市江汉区八古墩东一巷78号 邮编:430023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02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