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武汉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市农教中心在新洲潘塘街开展“515”协同推广蛋鸡养殖新技术新模式现场培训班,重点推广蛋鸡“115”标准化立体养殖模式和“别墅”生态养鸡“1153”养殖技术。旨在提升全市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水平,推进全市蛋鸡绿色高质量发展。

在特色种养的新门路中,蛋鸡也能住进“房车”。6月2日日,在新洲潘塘街“武汉绿水青山种植专业合作社”翠冠梨园,记者见到了别具一格的“红房车”。它外部钢质红色,内部纯木上下多层,左侧下面还设置了鸡蛋收纳箱,底部两边安装有能移动的小皮轮,就像一个小阁楼,既美观又实用。

合作社社长金水明是回乡创业者,也是当地出了名的科技种养带头人。在分享生态养鸡的秘诀时,他认为要主动适应科技创新规划的新要求,准确掌握养殖市场信息,这样才能少走弯路,增加效益。十年前,他在家乡青山村流转土地500余亩,陆续种植桑葚、红心柚、蜜桔、黄桃、翠冠梨、冬枣、石榴等各类果树,实现了四季有花有果。金水明一直都很注重发展生态农业,他利用林间地头套养土鸡、贵妃鸡、乌骨鸡、鸭、鹅1万余只,将鸡产生的粪便经过厌氧发酵处理,产生的沼渣、沼液作为有机肥种植无公害水果,有效实现了土壤改良、农产品无公害的生态效益,形成了种养循环产业融合发展的生态模式。但这样的散养模式对鸡群的损害较大,为了给蛋鸡提供夜晚栖息的场所,减少外面野猫、黄鼠狼等天敌的攻击,金水明介绍,首批“房车”安置在翠冠梨园,充分发挥了林下空闲土地资源,蛋鸡的排泄物也为果树提供了有机肥,不仅提高了果树和鸡蛋的附加值,也建立起了蛋鸡与果林互促互利的良性循环。

“房车”让蛋鸡住得更有格调。“房车”四周是果树,果树下是蛋鸡的“健身房”,蛋鸡吃饱喝足后,或在树下溜达散步,或飞到树上打斗玩耍。金水明说,传统的散养土鸡只能在一处养殖,活动范围空间有限,土鸡吃得也不好,还容易得病。而通过先进的“房车”,解决了多个困惑。雏鸡打疫苗后就直接住进“房车”,减少了疾病的发生,生活环境好又健康,从而进一步提升了产蛋率。果园里每逢春夏杂草泛滥,有了蛋鸡免费“打工”除草,不但效果好,而且还省心又省钱。蛋鸡吃的“伙食”也很好,荤素搭配,如艾草、蒲公英、野菜、虫子、蚯蚓等,在这种环境下养殖,鸡蛋营养价值高,味鲜肉美。

下一步,金水明将按每亩一台“房车”配备,整个果园将配备40台,养殖蛋鸡、贵妃鸡、乌骨鸡、鸭、鹅等,果树达到1万棵。并依托种养基地和生态果园,大力推进生态“种植 + 养殖 + 加工 + 旅游服务 + 云上销售”产业链,力争合作社产值达到500万元以上。
附件:
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