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 武汉市人民政府网

党建引领绘就和美乡村新画卷

发布日期: 2025-06-11 14:33 来源: 掌上武汉APP

白墙红瓦的民居错落有致,宽阔整洁的村道蜿蜒延伸,清澈的堰塘里荷叶田田,文化广场上传来阵阵欢声笑语……6月9日,记者走进新洲区三店街石河村东马家湾,一幅美丽乡村画卷正徐徐展开。这个曾经的省级贫困村,如今正以党建为引领,走出一条建设和美乡村、做强特色产业的振兴之路。

“和美乡村建设,群众才是真正的主人。”在东马家湾的议事亭前,三店街石河村党支部书记蔡新望感慨。东马家湾和美乡村建设,共拆除破旧房屋8处,捐赠桂花树150多棵,投工投劳113次,村民共同参与其中,为家乡建设贡献力量。

村民马才喜放下锄头,化身建设者,搬运水泥、栽种苗木,全程地参与道路硬化、广场修建等工程。看着泥泞小路变身平坦大道,荒芜空地化作休闲广场,他眼中满是自豪:“这村子里的一砖一瓦都有我的汗水,越看越觉得心里敞亮!”60多岁的马柏松,得知村里修路规划要经过自家偏屋,二话不说主动拆除自家偏屋为村道让路,“虽然少了间屋子,但路修好了,大家出行都方便。”

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村容村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4200平方米的硬化道路宽敞整洁,安装71盏路灯完善照明及配套工程;立面整治2.8万平方米,820米的围墙换上了仿古脊瓦;3处集休闲、健身、文化于一体的广场拔地而起,改造后的堰塘成为村民茶余饭后的休闲好去处;2200米雨水管网、2100米污水管网和2处生态污水处理设施的建成,让村庄的“地下血脉”更加畅通。

“村里的环境变美了,设施完善了,现在每天傍晚广场上都是跳舞的乡亲们,邻里关系更加和谐了。”村民马大叔乐呵呵地说。

如今漫步村中,新气象扑面而来。村里推行“文明银行”积分制激发村民参与乡村治理的热情,“用积分换了两桶油,这可是靠自己的劳动换来的。”村民张阿姨捧着兑换的奖品,脸上写满自豪。新修订的《村规民约》和设立的“乡贤榜”,让文明新风吹遍村庄每个角落。

和美乡村建设不仅扮靓了“面子”,更做实了“里子”,为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石河村深挖特色资源,将新洲区非遗手工豆丝打造成金字招牌,同时销售手工油面、鱼面和手工糍粑,带动周边千余人就业。“我们石河村豆丝产业从2021年小作坊起步,到2023年产量已达100万斤,产值400万元。2025年预计实现产值600万元,带动村集体增收约40万元。”蔡新望介绍道。

除了豆丝产业,石河村还多点开花。武汉三店街石河太阳能发电有限公司成立,建成装机容量100千瓦光伏电站;武汉超拓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落户,年出栏16万头的生猪基地蓬勃发展;近年来,村里还引入现代农业企业,流转土地1600余亩,种植高粱、玉米等农作物。

如今的石河村,村内道路宽阔平整,夜晚灯火通明,垃圾分类、厕所革命、雨污分流等工程让村庄面貌焕然一新。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全民健身驿站、百姓大舞台等设施一应俱全,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石河村先后荣获“省级卫生村”“武汉市文明村”等荣誉称号。

“我们要让乡村既有‘颜值’又有‘内涵’,既有‘气质’又有‘实力’。”蔡新望信心满满地说道,“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完善基础设施,提升人居环境品质,同时进一步壮大特色产业,让村民的生活更加幸福美满。”


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新媒体矩阵
无障碍
长者专区
"武汉农业农村"微信公众号
"武汉农业农村"新浪微博
"武汉农业农村"头条号

主办:武汉市农业农村局 | 武汉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承办:武汉市农业信息化中心  地址:武汉市江汉区八古墩东一巷78号 邮编:430023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02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