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见其名,不闻其声,更不见影。在蓝天碧水之间,茶绿橘红之邻,有一座称得上是全国顶级的智慧、生态、标准化养殖种猪场,在传统农业领域里,有着科技含量爆棚的智慧创新。它就是坐落在武汉市江夏区乌龙泉街杨湖村的湖北金林原种畜牧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林公司)。
金林公司成立于2001年,现已发展成集种猪育种、畜牧养殖、饲料生产与茶业、渔业、果林业等种养殖于一体的科技型、环保型现代综合农业企业,拥有武汉江夏杨湖、天子山、株山和西藏朗县种四个生产基地,年出栏生猪规模55万头,其中优质种猪10万头,并配套建设年产20万吨的品格饲料厂一个,茶叶公司一个。金林公司用实际行动生动诠释着民营企业投身“万企兴万村”行动、助力乡村振兴的责任与担当。走出了一条以科技创新为驱动、生态经济双赢、联农带农共富的特色发展之路,成为江夏区民营企业服务乡村、反哺农业的标杆典范。
科技铸就产业根基,锻造生猪种业新高地
多年来,金林公司大力实施科技兴企战略,为提供优质种猪和绿色健康的生态养殖而不懈努力。公司董事长林万清介绍,在种猪测定方面,金林除了采用种猪登记、性能测定、遗传评估、选种选配等育种技术外,启用了分子育种新技术开展系统性种猪选育;同时采用精准饲喂的技术,大幅度提升猪群整齐度和饲料利用率;在生物安全防控上,建立了人员、车辆、物资的五级缓冲体系;在疫病防控上,除传统净化、监测外,公司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探索潜在病原,并关注细菌病防控,真正意义做到精准防控、安全用药。

金林公司积极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与陈焕春院士工作站、武汉生猪工程研究中心等国家级科研平台,以及中国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等顶尖农业院校开展深度战略合作,聚焦种源技术攻关,致力于打造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种猪“中国芯”。在实践中,金林公司探索出“创新链、产业链、价值链”三链融合的发展模式,在种质资源保护、良种繁育体系建设等关键领域不断突破,努力实现核心技术的自主可控,全面推进畜禽种业振兴,为筑牢国家生猪产业根基贡献力量。
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绘就生态经济新图景
金林公司将绿色发展视为企业生命线,斥资7800万元建设先进的粪污资源化处理系统,创新构建了“猪—沼—茶”“猪—沼—果”“猪—沼—菜”“猪—沼—林”等多种形式的种养结合生态大循环模式,成功实现了污染物零排放与资源全利用,将传统养殖业的废弃物转化为宝贵资源,其成效得到了生态环境部、农业农村部及省市各级领导的高度肯定。

通过流转土地1.6万亩,公司建成了环境优美的园林式猪场和万亩生态茶园,并配套发展了饲料加工、茶产业,打造了集生态、生产、生活于一体的循环农业示范基地。公司年产值突破15亿元,有力拉动了江夏区农业产值增长30%,带动周边形成“绿海环抱、花果飘香”的田园综合体画卷。
深化联农带农机制,谱写乡村共富新篇章
金林公司始终践行“取之于社会,回报于社会”的理念,将企业的发展与农民增收、乡村建设紧密联结,探索出多种联农带农富农的有效路径。

在就业帮扶方面,公司提供稳定就业岗位1000余个,优先吸纳杨湖村、株山村等周边村民及退役军人就业,特别设立“军人荣誉津贴”累计发放超500万元,助力退役军人顺利转型。员工年均收入达8.5万元,显著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约30%,技术骨干年收入更可超过25万元,真正实现了村民在家门口的高质量就业增收。
在产业联动促共富方面,金林公司通过深化产业联动机制,与45家合作社、98户家庭农场建立了紧密的订单合作关系,直接带动合作农户户均年增收8000元;同时,投入专项帮扶资金720万元,与湖泗街道签订为期六年的帮扶协议,建立长效帮扶机制,精准助力495户脱贫户实现户均年增收1000元,惠及原建档立卡贫困户573户,有效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在共建共享美丽乡村方面,金林公司积极推动株山村等4个村湾的改造提升,协助争取政府投资,完成289户房屋修缮与环境综合整治,显著改善了村容村貌和人居环境,打造了“屋舍俨然、绿树成荫”的现代宜居乡村样板。
“我们不仅要为人民养好猪,还要保护好绿水青山。”面对未来,林万清表示,金林公司将继续坚持绿色发展、稳健发展,全面拥抱种猪养殖的生态化、数字化、智能化,以科学生产实现规模养殖真正意义上的“无污染”与“零排放”,助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
附件:
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