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 武汉市人民政府网

穿越70载!“自治铃”声声聚民心,老传统赋能基层治理

发布日期: 2025-06-19 11:44 来源: 湖北日报客户端

“铛~铛~铛”五星村肖家坡湾中心水塘边,熟悉的铃声又响了起来。

“集合了集合了,有重要的事情要商量了。”离得近的村民听到敲铃后一边往这边走,一边自发地朝临近几户村民的家里招呼起来。

不到十分钟,村湾的20户村民就集中到了中心水塘边,有的人手上还端着饭碗。很明显,“听到敲铃声就集合”这对肖家坡湾的村民来说就是顶顶重要的事情。

“今天我们要针对老祠堂空地建设做一次讨论,大家各自都有什么好的想法吗?”说话的是肖家坡湾的队长,刚刚就是他敲铃召集了大家。原来,肖家坡湾过去的一个老祠堂垮塌后通过大家决议已经不打算修复重建了,如今空出来100来个平方的空地后续如何使用和建设成了最近村湾的“大事件”。

“可以建设成一个百姓广场,大家平时可以弄一些文娱活动,也丰富一下村民的生活。”“对对,我同意,这个想法很好。我们平时还可以跳跳广场舞。”大家都热烈地讨论起来。

这个“集合铃”就挂在肖家坡湾中心水塘旁,一根结实的绳缆连接两根临近的水泥柱,柱子中间就垂挂着这“铃铛”。说是铃铛,其实它是铁路上淘汰下来的一截铁轨。它的声音厚重响亮,每次敲响能穿透整个村湾。

从上个世纪50年代开始,每逢村中大事小情——政策传达、补贴发放、村民议事、农事安排……大家伙就通过这“铛铛”声迅速集合。铃声所至,就是行动所向。这“集合铃”早已成为了肖家坡湾的一个传统,它见证了肖家坡湾的时代变迁,见证了一代代的年轻人从这里走出去,主导了村湾几十年的重大决策,成为村湾社会治理中一条坚韧的纽带,系住村民与村民之间的心,也系住了百姓与政府的心。

“听见它响,心就定了。”“这个铃铛肯定好呀,它太有存在的必要了。”这是几十户村民的共同心声。如今,虽然智能手机完全普及,信息传递瞬间即达,但是这“集合铃”在肖家坡湾村民的心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位置,这是一种源自土地、系于血脉的联结方式。

这穿透历史的铃声,是村社共同体的鸣响。“铛~铛~铛”这样让人心聚拢的声音,永远能穿过时光,如村湾发展一般生生不息。


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新媒体矩阵
无障碍
长者专区
"武汉农业农村"微信公众号
"武汉农业农村"新浪微博
"武汉农业农村"头条号

主办:武汉市农业农村局 | 武汉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承办:武汉市农业信息化中心  地址:武汉市江汉区八古墩东一巷78号 邮编:430023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02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