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春天,武汉乡村将迎来一场与众不同的樱花盛宴。在长江新区仓埠古镇,一片曾经的废弃鱼塘和荒滩,如今已蜕变为美丽的湿地樱花园。这片水上赏樱地的诞生,源自一位“95后”新农人袁怡帆的梦想与坚持。他用四年时间,将“湿地+樱花”的创意变为现实,不仅为武汉的樱花名片增添了新亮点,更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乡村振兴,青年可为”的时代主题。
从都市白领到新农人
乡情点燃创业梦
袁怡帆,一个毕业于武汉理工大学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年轻人,曾在国外有过丰富的求学经历。然而,在繁华都市的喧嚣中,他内心深处对家乡的眷恋却日益强烈。2019年,带着对未来的憧憬和对家乡的深情,袁怡帆回到了武汉,加入了武汉紫薇文旅集团,从零开始学习商务对接与运营管理。

“我始终觉得,家乡有更多的可能等待我去发掘。”袁怡帆在接受采访时说。正是这份对家乡的热爱与信心,让他在面对集团决定打造长江经济带首个湿地樱花园项目时,毫不犹豫地站了出来,成为这个项目的掌舵人。
樱花虽美,却娇弱易逝,花期受到武汉春季多变天气的影响极大。打造一个既能抵御自然挑战,又能吸引游客的樱花园,无疑是个巨大的挑战。袁怡帆没有退缩,他深知,这正是实现梦想、为家乡发展贡献力量的好机会。
水上赏樱
重新定义武汉樱花季玩法
“樱花是武汉的旅游名片,我们要做的,就是在这张名片上增加新的亮点。”袁怡帆带领团队,以湿地生态设计与沉浸式体验场景为目标,对园区进行了彻底的地貌改造。原本荒芜的鱼塘与滩涂,在他们的手中逐渐变成了错落有致的生态浮岛,水系纵横交错,凌波桥、雪樱岛等特色景点点缀其间,构建出“船行花间、人游画中”的绝美画卷。

为了做出差异化,袁怡帆和团队没有盲目跟风,而是立足自身,另辟蹊径。他们提出了“水上赏樱”的概念,将湿地与樱花完美结合,重新定义了武汉樱花季的玩法。同时,他们还推出了夜游观赏、国风游园会等活动,让游客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体验到丰富的文化活动。
在湿地樱花园的建设过程中,袁怡帆对细节的把控令人印象深刻。他深知,如今游客在旅行时,往往更专注于用手机镜头记录风景,因此,造景的思维里,是否适合拍照打卡就显得尤为重要。
“我们不仅要让游客看到美景,更要让他们能拍出美照。”袁怡帆说。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他和团队在基础设施建设上下了不少功夫。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路灯到地灯的转变。
按照常规景区建设标准,湿地樱花园应该设有300多个路灯。但袁怡帆却认为,路灯会破坏夜樱的造景效果,影响游客的拍照体验。于是,他果断决定将路灯全部换为更隐蔽的地灯。这一决定,不仅让夜樱的造景更加完美,也赢得了游客的一致好评。

抢占早樱空窗期
带动村民就业
“造景必须让步于原生态,减少人为干扰,契合游客的审美。”袁怡帆说。正是这种对细节的极致追求,让湿地樱花园在众多赏樱地中脱颖而出。除了景观和游客体验的结合,袁怡帆还非常注重园区的可持续发展。他深知,要让湿地樱花园长久地吸引游客,就必须在樱花品种的选择上下功夫。
“武大、东湖的樱花盛花期主要集中在中樱期,我们要做的,就是抢占早樱的空窗期,让游客错峰赏樱。”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袁怡帆和团队分赴全国各地选品,最终从安徽、湖南、江苏等地买回了2万余株樱花,涵盖了46个品种,其中还包括中国红、红粉佳人、初美人等珍稀品种。
湿地种植樱花并非易事。松软的土质让大型机械无法作业,所有树苗都靠人工栽种,成本陡增。但袁怡帆却看到了另一层意义:“这恰恰为周边村民提供了就业机会。”他坚持将施工工作交给本地村民,甚至比喻这是“出资做职业培训”。据统计,项目带动了近百名村民就业,人均增收超过万元。
如今,湿地樱花园不仅成为了一个美丽的赏樱地,也成为了一个带动村民就业、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平台。
樱花+文旅
乡村振兴的新引擎
袁怡帆的樱花梦,不仅仅是一个个人的梦想,更是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95后”新农人的责任与担当,为家乡的发展贡献了自己的青春力量。
在湿地樱花园的建设过程中,袁怡帆始终坚持以游客需求为导向,以湿地生态保护为基础,以文化活动为载体,打造了一个集观光、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农文旅融合项目。这个项目的成功,不仅为武汉的樱花名片增添了一笔亮色,也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模式。
“我希望通过湿地樱花园这个项目,让更多的人看到乡村的魅力和潜力。”袁怡帆说。他相信,只要心中有梦、脚下有路,就一定能够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精彩之路。

如今,湿地樱花园已经成为了武汉乃至华中地区知名的赏樱地。今年开园当天就迎来了1.2万人次的游客量,持续运营期间游客量累计达到了15万人次。这些数字的背后,是袁怡帆和团队无数个日夜的辛勤付出和不懈努力。
“我希望能够让‘赶早樱’成为武汉赏花游叫响全国的农旅新时尚,通过我们的努力,让更多的人了解到武汉不仅有武大、东湖的樱花,还有家乡湿地樱花园的独特魅力。”袁怡帆介绍,通过科学种植和管护,湿地樱花盛开日期将逐年提前。“明年预计比今年能提前一周开园,赏樱期计划从3月1日持续至4月15日左右。”
袁怡帆的故事,是当代青年投身乡村振兴的生动缩影。他用年轻人的视角和创新思维,将一片荒滩变为网红景点,用实际行动证明:乡村同样能成就梦想。正如他所说:“回乡不是退路,而是新起点。”在乡村振兴的大潮中,越来越多的“袁怡帆”正用青春和智慧,书写着属于他们的时代篇章。
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