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 武汉市人民政府网

这片果园成“四季聚宝盆”,越来越多村民在家门口就业

发布日期: 2025-07-04 15:07 来源: 极目新闻客户端

7月3日,骄阳似火,武汉新洲区三店街道杨湾村的顺泰水果采摘园里,翠绿藤蔓间藏着饱满的枝条,在形似仙人柱的翠绿枝叶间,一颗颗硕大饱满的火龙果挂满枝头

“第一批采摘了1500斤,第二批长势喜人。”黄豆大的汗珠从果园老板潘建军的脸上往下滴,他用衣袖在脸上一抹,继续清理果园里的杂草,与此同时,果园的另一侧,他改良种植的苹果梨,也将迎来采摘期。

50岁的潘建军曾在新洲做农资生意,几年前,在武昌区粮道街道派驻杨湾村工作队长李发斌的引荐下,他被请回村里创业。

流转土地,争取资金,改良技术,对接市场,潘建军的果园很快步入正轨,目前,他经营的果园面积超60亩,种植的水果有红心火龙果、果冻橙、奶油草莓、苹果梨、小香瓜和西瓜等。

“从4月的小甜瓜,到7月的西瓜、苹果梨,再到草莓、果冻橙,以及一年3批的火龙果,园子里一年到头都有鲜果可以采摘。”潘建军笑着说,他还同时养殖土鸡、鹅等家禽,形成生态种养循环模式。

2021年,在武昌区粮道街道等单位驻杨湾村联合工作队的牵线下,村民王红英回乡创办合作社,流转60多亩土地种起了“四季果”。

如今,10亩小甜瓜亩产3000斤,30多亩果冻橙年产2万多斤,10亩火龙果分三批结果,加上草莓、梨、西瓜等,年产值稳定在30万元左右。

果园的红火,离不开工作队的“铺路”。潘建军说:“刚开始愁销路,工作队带着跑商超、搞推介,现在采摘占大头,剩下的批发也不愁,市场之路越来越宽。”

工作队还帮着改良种植技术——冬季施有机肥保证口感,搭网防鸟啄,根据季节调整剪枝、浇水节奏,让果子品质更优。

更让村民暖心的是,土地流转每年带来2.4万元收入,施肥、除草、采摘等农活常年需要人手,一年带动近800人次务工。

“在家门口干活,还能照顾家。”正在摘瓜的村民邱师傅笑着说,家门口务工,很省心。

驻村工作队长李发斌介绍,前不久,果园采摘的首批1500斤火龙果很快就被抢购一空,“他种植的火龙果色泽靓丽、口感清甜,深受周边村民及游客的喜爱。”他说,果园每年为村集体贡献数万元收入,如今,麻城、徐古等地的回头客越来越多,研学、采摘游也渐渐兴起,这片果园已成村民的“四季聚宝盆”。

近年来,在武昌区粮道街办事处、武昌区文旅局、武昌区委党校、共青团武昌区委员会等部门的帮助下,驻村工作队迅速推进村湾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村集体经济和村民收入逐年增加。

李发斌说,将引导其继续优化产业体系,助力把村子建成四季有果、门前有景的宜居宜业和美新乡村。


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新媒体矩阵
无障碍
长者专区
"武汉农业农村"微信公众号
"武汉农业农村"新浪微博
"武汉农业农村"头条号

主办:武汉市农业农村局 | 武汉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承办:武汉市农业信息化中心  地址:武汉市江汉区八古墩东一巷78号 邮编:430023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02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