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时节,武汉市新洲区道观河风景旅游区曾经的撂荒地正焕发生机。桐子岗村10余亩的土地里,高低错落的连翘树下,麦冬舒展着青翠的叶片,迎着烈日盛开着紫色的小花;不远处的汉子山村30余亩的山坡上,桃树、射干与花生形成立体的绿色阶梯。这是道观河风景旅游区今年试点的间作套种模式,因地制宜提升土地效益。

在汉子山村相对干旱贫瘠的地块,试点桃树、射干与花生套种。桃树提供遮阴,射干扎根深层,花生覆盖地表固氮增肥。三种作物特性互补,形成了立体种植结构,充分利用空间与养分。
在桐子岗村土壤相对肥沃的整治地块,则试行连翘与麦冬套种。较高的连翘为矮小的麦冬提供遮阴,两者根系养分需求不冲突,高效利用土地和光照资源。

道观河农村综合服务中心主任石保林介绍,为盘活土地资源,2023年起,该站组织桐子岗村开垦撂荒地。为学习先进种植经验, 农业站随后组织农户前往徐古街道药材种植大户易求喜的基地参观取经。易求喜在当地种植此类药材已逾十年,不仅拥有丰富经验,还打通了销售渠道。此次学习为桐子岗村探索林下套种模式奠定了基础。 与此同时, 汉子山村也利用荒地同步开展了试点工作。

石保林指出,这些模式优势明显:一是管理省工,射干、麦冬、连翘等药材管理相对简便,单独劳作即可完成,同时不受时间约束。这种种法被称为“懒汉种植”,契合当地劳动力少的现状;二是效益可期,借鉴湖北郧西县三官洞林区“林药套种”成功经验,连翘林下套种苍术等药材可使亩收益提升3倍;三是保障完善,易求喜所在公司将提供技术指导并负责后期销售,解决销路问题。
道观河风景旅游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新药材试种丰富了种植结构,为农民开辟了新的增收途径。
秋收临近,汉子山村的射干、花生,桐子岗村的连翘与麦冬即将迎来收获。石保林对长势充满信心“若试点成效好,将大范围推广。”这片曾经的撂荒地,正焕发新的活力。
附件:
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