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 武汉市人民政府网

魏光华:勇抓“鸡”遇 做好养殖“精细活”

发布日期: 2025-07-25 11:29 来源: 掌上武汉

在新洲区李集街西峰村,有着养殖蛋鸡的传统,最早可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魏光华就是这其中的一员,军旅6年生涯结束后,他不断探索尝试,最终毅然投入到了家乡的养殖业中,如今已成为武汉市新洲区光华蛋鸡养殖场场长,年养殖量达7万余只。

不畏困难 敢于创新创业

1986年,魏光华从部队退役返乡。凭借着在军队学习到的本领和踏实肯干的作风,魏光华开始了在家乡的发展之路,他先后在原张店镇联防队、农村合作基金会工作,也尝试过做收棉花、收废铁等小生意。直到2002年,魏光华进入了蛋鸡养殖行业。

在一位养殖户朋友的带动下,魏光华开启了和朋友合伙养鸡的事业。经过一年的精心养殖,他们获得了不错的收益,魏光华也在其中学到了不少的养殖技术,积累了不少养殖经验。2003年,魏光华决定自己独立养鸡,规模不大,条件简陋,年养殖量在3000只左右,这一干就是十年。

十年间,魏光华从基层养殖户逐步成长为行业能手,积累了丰富的疫病防治、饲料配比和场区管理经验,也积累了一定的资金。当时,简陋的设施限制了养殖规模的扩张,又加上当时国家鼓励发展现代农业,2013年,决定投资创办养殖场,确立了“标准化养殖、品牌化运营”的发展思路。

经过几年建设,2016年左右,魏光华的第一座现代化鸡棚落成,正式开启规模化养殖之路,他也开始着手提升鸡场的自动化水平,鸡场的发展进入了平稳期。

2018年,魏光华又迎来了一场抉择,全区对所有规模化的养鸡场进行提档升级,规范养殖,以保护环境。对于愿意升级和不愿意升级的养鸡场都会给予补贴,不愿意升级改造就要面临关停。当时已经55岁的魏光华经过深思熟虑后,毅然决定投入资金对鸡场进行提档升级。升级后的鸡舍更加干净卫生,自动化水平也更高。

如今的鸡场已经从最初的一栋鸡棚扩张到4栋鸡棚,实现了自动化、智能化养殖。鸡棚内嵌入了智能化系统,可根据室内温度自动调整排风扇、雨帘,10分钟就可完成对2.5万只鸡的自动投料,还能进行快速清槽,做到鸡粪不落地,生产的鸡蛋也会“坐”上传送带,直达包装区。

不断探索 提升养殖技能

养殖是个技术活、精细活,稍有不慎就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为了提高鸡蛋质量、鸡苗成活率。魏光华白天在鸡棚钻研养殖技术,晚上在家查阅国内外行业资料,还会经常和同村的养

殖户交流养殖经验,分析养殖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改进。

新洲区和李集街道也会定期组织养殖技术培训会,邀请农技专家为养殖户们授课答疑。会上,大家一起交流分享养殖、管理经验。魏光华也收获了很多,每次听到同行分享养殖中出现的问题,他都会高度重视,回去提前预防。在长年累月的积累下,他逐渐建立起科学的养殖管理体系。

规模化养殖和散养不同,养殖的温度、湿度和鸡棚内的空气流动情况、饲料配比都会影响到蛋鸡的产蛋率和鸡的健康。

如今到了夏季,用电高峰期,一旦停电,损失就是百万元起。魏光华在鸡场内常年配备了两台发电机,每隔半个月都会检查一下发电机,每栋鸡棚内也安装了温度报警器。魏光华每天凌晨1点和4点也会巡查每栋鸡舍,检查排风扇、雨帘的运行情况,查看室内湿度、温度,保障蛋鸡都能在舒适的环境中生长。

在魏光华眼中,鸡场里的蛋鸡就像“金贵娃娃”,从鸡苗进入鸡场到养到150天,前后会给每只鸡至少注射8次疫苗。尽管养殖行业已经有了公认的科学营养配比,魏光华还是会根据蛋鸡的生长周期、品种和气候等对饲料配比进行略微调整。

“夏天鸡屋的温度高,鸡的采食量低,饲料中要加多维、维C,给鸡补充大量的营养和能量,不然鸡的蛋重和蛋率都会相应下降。” 魏光华说道。

正因为魏光华精心的管理,鸡场生产的鸡蛋很受市场欢迎。魏光华已经和武汉城区的供应商达成了长期合作,鸡场的鸡蛋由供应商统一上门收购,完全不愁销量,即使是夏季,每天鸡蛋销量也可达到6万多枚。

不忘初心 反哺家乡村民

随着魏光华的养殖场的规模越来越大,他在西峰村乃至李集街的“名头”也越来越响。附近不少养殖户遇到养殖难题,都会找他帮忙。每次他都会耐心解答,平时村民有销不完的鸡蛋,他有合适的销售渠道,也会第一时间推荐给对方。久而久之,大家虽然都是同行,却不用担心竞争,而是互相帮扶。

“老张,你这只鸡叫声有些异常,应该是生病了。”7月23日,忙完鸡场的工作,魏光华来到了一位村民的鸡舍里,刚走进去,他就发现正窝在鸡窝里的蛋鸡“萎靡不振”,立刻给村民支招。

如今的养鸡场,已成为周边村民的“实训课堂”,魏光华毫无保留地向农户传授养殖技术,带动10余户村民发展家庭养殖,户均年增收1.2万元。他还主动吸纳3名贫困户就业,为他们提供稳定收入。


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新媒体矩阵
无障碍
长者专区
"武汉农业农村"微信公众号
"武汉农业农村"新浪微博
"武汉农业农村"头条号

主办:武汉市农业农村局 | 武汉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承办:武汉市农业信息化中心  地址:武汉市江汉区八古墩东一巷78号 邮编:430023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02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