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 武汉市人民政府网

“拉钩!高中继续做学习战友 ”双胞胎姐妹花乡村求学路

发布日期: 2025-08-01 10:24 来源: 长江日报

7月29日清晨,黄陂区蔡店街道陈冲村笼罩在薄雾中。16岁的韩聪颖、韩聪慧推开窗户,对着翻涌的稻浪背诵起英语单词。

这个夏天,武汉北部偏远乡村的蔡店中学传来教育捷报:6名初三学子中考突破600分,刷新校史纪录。双胞胎姐妹韩聪颖、韩聪慧分别以652分和631分考入省级示范高中黄陂一中,以优异成绩印证“乡村教育同样能育英才”。随着我市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持续推进,教育振兴的蓬勃之力正化为无数乡村少年梦想的翅膀。本期《大地新视点》走进陈冲村,一起了解韩家姐妹花乡村求学,勇敢“追梦”的故事。

双胞胎姐妹俩为自己制定了暑期学习计划

浪漫求学:稻浪掀书页,蝉鸣伴诗行

走进小姐妹的房间,窗外稻浪涌动,远处的大别山绵延起伏;屋内宽敞明亮,桌椅干净整洁。

“我们这里的环境,是不是有种‘采菊东篱下’的感觉?”姐姐韩聪颖抿着嘴偷偷地笑。妹妹韩聪慧则指着一张长长的、油漆已经斑驳的书桌介绍,这张书桌是姐妹俩上小学时外公送的礼物,“从小学到初中,9年来,在学校我俩是同桌,回到家,也依然是‘同桌’”。

从蔡店小学,到蔡店中学,再到即将报到的黄陂一中,说起“乡村求学路”,姐妹俩用“快乐、努力、积极、洒脱”来形容。

姐妹俩的母亲陈凯霞是名村委干部,日常基层工作琐碎繁忙,两个孩子自小便十分懂事,在学习上从不让她操心。“女儿们的学习习惯很好,十分自觉,很注重效率和方法。”陈凯霞介绍,这对出生仅差一分钟的双胞胎,自幼便默契十足。从小学到初中,她们同校同班,既是亲密伙伴,也是学习上的战友。进入初三后,考试增多,每次考完,姐妹俩都会第一时间查缺补漏,总结经验。“姐妹俩上进心很强,家里从不给她们压力,我们只叮嘱她们顺其自然,注意身体健康。”陈凯霞说。

“两个孩子最大的特点是认真和自律。”数学老师陈丽华评价道。平日里,姐妹俩遇到疑难从不拖到第二天。“她们把认真学习当成习惯,课堂上总能用最简洁的思维解决复杂问题。”陈丽华翻开备课本,上面还留存着韩聪颖总结的“几何模型速解口诀”,这是她在高效课堂小组讨论中分享的成果。

蔡店中学推行的“先学后教、以学定教”课堂模式,让姐妹俩养成了“课前预习—课中思辨—课后拓展”的学习模式。这个初升高暑期衔接阶段,姐妹俩也主动借来高中课本,制定学习计划表,在家提前熟悉新课程。

中考结束后,不少人问姐妹俩想不想到城里读高中。姐妹俩却舍不得离开家乡。姐姐韩聪颖说,现在农村的环境“有山有水有河流”,学校里学习氛围很浓,老师们又认真负责。韩聪颖和妹妹还俏皮地共同创作了一首诗,来形容在乡村上学的感觉:稻浪掀书页,蝉鸣伴诗行;蛙声作更鼓,流萤映书灯。

自律成长:小小含羞草,心远志更坚

“这是我们的‘错题智囊’。”说话间,姐姐韩聪颖拉开抽屉,取出字迹工整的错题本。妹妹韩聪慧补充道,两人还各有一本作文素材积累本,里面摘抄着名人故事和经典语录段落。桌边的暑假计划表清晰写着:早上晨读,上午安排家务劳动和兴趣娱乐,下午自学功课。

从初中起,姐妹俩和当时班上的同学就在老师们的指导下,有了各科“错题本”。“错题不复错,便是登云梯。”韩聪慧说,初中语文老师丁凤华经常这样告诉同学们。

要想取得优异的成绩,勤奋和努力是必不可少的。分享学习经验,姐妹俩一起总结了四条:一是要有错题本;二是准备作文素材阅读积累本;三是积累答题模型;最后是完成当天功课后预习新知识,不懂就多请教老师。

韩聪颖介绍,初中时,学校老师会根据每个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开展个性化辅导,还通过“学科融合课”“分层辅导课”等课程,帮助同学们一起提升知识运用的能力。“高中的同学肯定会更‘厉害’,我们很期待和老师、同学们一起奋战高中三年。”

为了迎接即将到来的高中学习生活,除了提前预习课本外,姐妹俩还买来了《边城》、《我与地坛》、《活着》、《茶馆》、《夏洛的网》(Charlotte's Web)等名家作品和英语读本,提高语文和英语阅读能力。

“这几本小说,特别是纯英文版的《夏洛的网》这本书,读起来还比较吃力,我们想通过一个暑期,把这本书‘啃’下来。”韩聪慧说。

学习之余,两位花季少女也有不少共同爱好:外出旅行、侍弄花草、拼搭积木、诗歌朗诵……姐妹俩在院子里种植的含羞草和小多肉植物,成了全家人的乐趣。“含羞草的花语是礼貌谦逊、温暖友情,当它的叶片受到外界触碰时,就会立即合拢,有趣又温馨。”

提及三年后的高考,姐妹俩早有了目标:武汉大学。“三年的高中生活会发生很多变化,梦想的实现会遇到很多困难,不论结果如何,有老师、有同学、有家人,剩下的就是我们姐妹俩全力以赴!”姐妹俩约定,“拉钩!高中继续做学习战友。”


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新媒体矩阵
无障碍
长者专区
"武汉农业农村"微信公众号
"武汉农业农村"新浪微博
"武汉农业农村"头条号

主办:武汉市农业农村局 | 武汉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承办:武汉市农业信息化中心  地址:武汉市江汉区八古墩东一巷78号 邮编:430023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02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