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过后,武汉持续许久的高温态势终于有所“收敛”,毛玉玲主理的星空河畔营地也逐渐迎来了采摘、露营的高峰期。
“我们最新鲜的阳光玫瑰已经进入采摘期,产量可以达到4000斤/亩,特别受欢迎。”站在阳光玫瑰葡萄的种植大棚里,毛玉玲一脸欣喜。

返乡创业的毛玉玲朝气蓬勃
夜幕降临,在距离葡萄园不远的营地里,多彩灯光与帐篷一同“升”起,“太空舱”民宿灯火璀璨。来自城市的游客们在这里一起仰望星空,享受静谧的乡村生活。
站在宽阔草坪上静静倾听溪水潺潺声,毛玉玲心中满是幸福:这位怀揣“星空梦”的返乡创业星,正朝着自己的目标,稳步向前。
辞去稳定工作 带着热爱返乡创业
“今年的葡萄又脆又甜,最近每天都有老朋友们的订单。”8月5日,记者来到武汉市黄陂区姚家集街道沿河村,毛玉玲正在星空河畔营地的工作区,与同事一起将刚刚采摘的阳光玫瑰葡萄装盒、发货。
葡萄园、蓝莓园、露营地、溯溪河、太空舱……曾经一片无人问津的河滩荒地,如今已焕发出勃勃生机。这些改变,都源自沿河星空河畔营地主理人毛玉玲在返乡创业后,艰苦卓绝的努力。

空中鸟瞰星空河畔营地
2011年从旅游管理专业毕业后,毛玉玲曾在襄阳市南漳县武安镇刘家河村担任大学生村官,入职襄阳市一家5A级景区,全程参与景区的创建、策划、宣传和监管,在长达7年的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农文旅行业经验。
然而,在外打拼的7年时间里,毛玉玲无时无刻不在挂念农村的发展,希望能够在农业方面闯出一番属于自己的天地:“我心中一直有个农业梦,希望用所学知识为农村建设发展贡献力量。”
机会在2021年到来。在丈夫的支持下,毛玉玲辞去稳定的工作,怀揣对农业、农村和农民的热爱,回到丈夫的家乡沿河村,开启了自己的返乡创业之路。
用心践行梦想 专业经验改造家乡
为什么选择沿河村?
“沿河村是我的第二故乡,而且这边的资源禀赋也非常好,我很有信心在这里创业实现农业梦。”站在绿草如茵、设施完善的营地里,毛玉玲将她的返乡创业之路娓娓道来。

曾经的荒滩地在毛玉玲的打理下绿草如茵
“这里原来是一片荒滩地。”毛玉玲指着如今绿草如茵、设施完善的营地说道。2021年回到沿河村以后,夫妻俩规划流转了110亩土地,从第二年开始整地,目前已经开发了60亩,其中包括15亩的露营地、35亩的蔬果种植地。“我们种植了15亩阳光玫瑰,20亩蓝莓,开发了10亩共享菜园,打造了一个复合型的现代化农文旅露营地。”毛玉玲说。

毛玉玲在葡萄大棚里采摘成熟的阳光玫瑰
因为是旅游管理专业出身,毛玉玲深知“专业人做专业事”的重要性,所以把最重要的15亩营地交给专业团队来规划设计,同时结合自身所学,将旅游行业的相关经验运用到农业当中,最终经过土地平整、美化绿化亮化,一步步将一片荒滩打造成为一个集研学旅游、休闲采摘、露营团建、拥抱自然,整体风格“小而美”的乡村旅游综合优选之地,实现与周边木兰花乡、清凉寨、锦里沟等景区的差异化发展,为游客提供更加丰富多元的乡村体验。
带动村民增收 打造复合型综合体
星空河畔露营地的发展,不仅点亮了沿河村的荒滩,更助力了周边村民的增收。
大棚建设、蔬果种植、菜园养护、日常管理、餐饮运营……如今,整个村庄因为星空河畔露营地的兴起而焕发活力,这个创业项目也已经带动50多户村民实现了家门口就业,户均年增收超过2万元。如果算上在营地里的兼职人员,一年大约能达到2000人次。

毛玉玲在太空舱民宿里思索未来
亲身参与并感受着沿河村从一片荒滩变为和美乡村,毛玉玲倍感欣慰:“我一直认为,现代化的新农村有着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在这里,我不仅可以做好自己的事业,更能带动乡亲们一起致富,特别有成就感。”
接下来,毛玉玲计划将自己主理的露营地朝着更精、更细、更强的方向持续打造。在明年,露营地里的蓝莓园将挂果迎接采摘,旁边专辟的“一米菜园”也有望通过认领和共享的模式来增加游客的黏性;在远处,还有成片的水稻、油菜花田。“我希望能够在这些农业板块里,融入稻田咖啡、油菜花玩赏及研学等一系列创新项目,争取把我们的露营地打造成为兼具舒适性与特色性的精巧型田园综合体。”

美丽的星空河畔营地承载着毛玉玲的创业梦想
让土地焕新,让乡愁可寻。带着“农业梦”返乡创业的毛玉玲一直在田垄之上、山水之间奋力奔跑。这位勇于实践、敢打敢拼的返乡创业星正在用创意和汗水将无人荒滩变为璀璨“星河”,不仅实现了个人价值,更生动诠释了乡村振兴的无限可能。
附件:
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