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正值晚稻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9月11日,在黄陂区前川街冬峰家庭农场的连片稻田中,植保无人机正在进行农药喷洒作业,负责人胡冬峰在田边操作设备,并深入田间仔细查看稻穗灌浆情况。

该农场成立于2015年,目前经营土地约1500亩,主要种植水稻、油菜、小麦等作物,配套开展生态养殖。农场现拥有催芽机、拖拉机、收割机、无人机等多台农机具,实现了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是区内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优秀代表。
据了解,今年农场共种植晚稻350余亩,目前正处于灌浆期。利用植保无人机进行病虫害防治,每小时可高效完成70亩~80亩作业,大幅提升管护效率。胡冬峰表示,预计10月底可开始收割,亩产湿谷约1500斤。

在经营模式上,农场通过与企业合作订单种植、开展粮油加工等多元渠道,有效提升经济效益。同时,常年雇用本地脱贫户劳动力,定期开展农业技术培训,迄今已辐射带动周边约500户农户。
未来,农场将继续加强基础设施投入,推进仓储及加工厂房建设,进一步提高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积极践行“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为稳定区域粮食生产、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附件:
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