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 武汉市人民政府网

东西湖区将军路街道马池墩社区 烟火诗意里的网红村

发布日期: 2025-10-21 16:46 来源: 武汉晚报

沿着马池二村的柏油路徐徐而行,一阵恰逢其时的炊烟悄然改变了风向,仿佛在为来客引路。车轮轻轻碾过略有年头的青石板,两侧竹影渐次浓密,清越的鸟鸣声声入耳。蓦然抬头,“渔湾炊烟功夫菜”的名牌安静地坐落在景观台上,像一位谦和的主人,迎接着每一位探寻者。眼前这个竹影婆娑、烟火温暖的“宝藏湾”,数年前还是一片菜地零落、闲置房屋蒙尘的城郊村落景象。

空间的重生,是马池二村焕新的第一抹亮色。这改变,始于对闲置资源的精妙唤醒,成于对乡土记忆的温柔留存。

“渔湾炊烟功夫菜”所在地曾是门窗破损的老屋与回收废品的杂乱广场。如今,推开那扇质朴的木门,竹凳、竹床瞬间将人拉回温暖的儿时记忆。在东西湖区将军路街道马池墩社区、专业文旅公司与居民的共同谋划下,改造并未大拆大建,而是特意保留了许多承载岁月痕迹的老物件,让餐馆在升腾的烟火气中,始终萦绕着一缕淡淡的乡愁。

餐馆内,“松石居”与“竹影轩”成为改造中意外的惊喜。松石居门口那棵姿态苍劲的景观松,无需刻意点缀,便自然成了游客合影的背景板;竹影轩旁原本野生的竹林,经巧妙修剪后,阳光穿过,洒下碎金般的光斑。常有身着汉服的姑娘在此取景,裙摆扫过青石板的瞬间,自己也成了他人镜头中一道流动的风景。最是那棵柿子树下的“好柿发生”木牌,承载着居民们最质朴的期盼。这块由居民提议悬挂的木牌,每到秋天青果转红时,总能吸引不少人驻足。

与渔湾炊烟隔路相望的,是当下正红的幸福营地咖啡。谁承想,这间飘荡着咖啡香与琴声的雅致空间,前身竟是一栋长满杂草的危房。当初,听闻居民念叨“要是有个能歇脚、聊天、品茶、听琴的地方就好了”,改造的灵感便由此迸发。如今,这里书架林立,古琴静置。午后时分,常见老人临窗静读,年轻人在此热烈讨论着新媒体运营,内室则成了老年居民们切磋琴艺、谈笑风生的快乐天地。

沿路走进“锦上文化”的小店,指尖缠绕丝线的细微声响,诉说着静谧与专注。回忆起首次举办非遗活动时仅有几位老人参加的冷清,再看如今每次报名都需要“抢”名额的火热,变化令人感慨。一位阿姨在社区工作人员帮助下学会了直播技术,尝试售卖自己制作的竹编作品,首月便获得可观收入。这些古老的手艺,不仅留住了珍贵的文化传统,更实实在在地拓宽了居民的收入渠道。更值得一提的是,部分文创收益被注入社区慈善基金,用于帮扶困难家庭、维护公共设施,形成了一种“文化创收—反哺社区”的可持续良性循环。

村内蓝色水塔旁的那面围垦文化墙,是马池二村当之无愧的“精神地标”。昔日斑驳的砖墙,通过收集老照片、聆听亲历者口述历史,将“戴草帽拉犁、推独轮车过泥地”的艰辛创业场景生动再现于墙上。这是一份独属于东西湖人的集体记忆,见证了一代人的奋斗与坚守。如今,常有老人牵着孙儿的手来到这里,指着壁画诉说:“你爷爷当年就是这样干的。”这面墙,不仅是社交平台上备受推荐的打卡点,更在无声中为年轻一代扎下了关于家乡的“根”。

◎ 社区居民说

常青村居民刘慧琴:村里新搞的妆造和簪花活动挺好的,既丰富了生活,又传承了手艺。能看出社区工作很有创意,氛围也变得更好了。

马池二村居民余春海:马池二村志愿服务队真不错!理发、健康检查这些活动都特别实在,解决了咱们居民日常生活中的不少需求。他们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让整个社区都充满了互助友爱的温暖氛围,大家都很认可!

美联小区居民李华:社区工作人员用“敲门行动”和实地考察打消村民顾虑,带动村民共建,贴心服务温暖人心。


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新媒体矩阵
无障碍
长者专区
"武汉农业农村"微信公众号
"武汉农业农村"新浪微博
"武汉农业农村"头条号

主办:武汉市农业农村局 | 武汉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承办:武汉市农业信息化中心  地址:武汉市江汉区八古墩东一巷78号 邮编:430023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02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