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武汉市江夏区山坡街“村播助农”小分队的年轻后备干部们,正忙着用手机拍摄村里的闲置农房与特色农田,通过短视频账号推介资源——这是江夏区深化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推进“空心村”党建试点与“村播助农”工作的生动场景。该区通过构建多元培育体系、联动多方资源,让村干部与返乡人才成为乡村发展的“代言人”,为产业振兴注入鲜活力量。

为建强乡村发展“领头雁”队伍,江夏区聚焦村干部能力提升,对接部门、企业、高校资源,打造“理论培训+实操演练+导师带教”培育体系,重点吸纳村干部、返乡大学生等“自己人”,让他们既懂乡土情又会新技能。山坡街率先行动,组建以年轻村社后备干部为主体的“村播助农”小分队,探索短视频招商模式,队员们以乡土视角拍摄“探院”视频,在平台推介闲置资源,拓宽村集体增收渠道;街道还联合高校提供技术指导,并对接企业为队员争取跟班锻炼机会,助力他们成长为连接乡村与市场的“桥梁”。
政企校协同发力,为乡村振兴添智赋能。山坡街与武汉纺织大学开展“校企赋能・振兴共筑”结对活动,22名师生与11个村社的年轻后备干部现场结对,围绕“村播助农”、农产品设计等共谋发展。活动中,高校教师围绕乡村发展思路、短视频拍摄等内容专题授课,点燃干部盘活资源的热情;师生与干部们一同走访绿化村“阿伟小院”、光星村彩色稻田等点位,摸清各村资源禀赋与瓶颈,学生现场“把脉开方”,干部梳理优势短板,共同探索“一村一策”的发展路径,推动乡村振兴从“蓝图”变为“现实”。

针对村干部专业短板,山坡街还联合武汉纺织大学推出“村干夜校”计划,开设环境设计、数字媒体等实用课程,聚焦“空心村”资源盘活、乡村品牌打造等难题,以“理论+实战+落地”模式推动教学成果转化。同时,鼓励年轻干部前往湖北乡下有院文化旅游公司跟班学习,掌握项目策划、民宿设计等技能,助力其从“管理者”向“运营者”转变。目前,已有11名村后备干部主动参与提能行动,向新型乡村带头人迈进。
下一步,江夏区将持续深化“空心村”党建试点与“村播助农”工作,进一步建强“村播”队伍,打造宣传矩阵与示范阵地,以人才活力聚乡村人气,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持久动力。
附件:
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