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22日,从武汉市“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 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武汉篇章”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八场)获悉,作为农业大区和旅游强区,武汉市黄陂区聚焦生态、农业和旅游,走出了一条“美景变前景”的路子。
黄陂区相关负责人介绍,以前游客来木兰景区旅游,就是爬爬山、看看景,顶多吃碗农家菜就走了。现在,该区把农业采摘、非遗手艺、民宿体验都“串”进了旅游线路里。王家河街的胜天农庄,推出“稻田摸鱼+水果采摘+非遗竹编体验”的套餐,去年一年接待游客超50万人次,周边120户村民在家门口就能上班,光工资收入平均每户就多了3万多元,“一片果园带活一个村,一条线路富了一群人”。今年4月,以王家河街道火塔线为轴心的“木兰故里觅乡愁”入选全省首批和美乡村样板带。
生态是黄陂区的“金名片”。近年来,黄陂区累计整治120多个村湾的人居环境,不仅游客愿意来,不少在外打工的年轻人也回来了。蔡家榨街的博士湾,以前是个“空心村”,现在改造后成了“网红民宿村”,30多名年轻人回村开民宿、做电商,去年村集体收入突破了200万元,是改造前的10倍还多。今年,姚家集街获武汉市首批和美乡村重点街,前川街横堤村等5个村被授予“全国文明村”称号。
黄陂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把“生态”“农业”“旅游”这三篇文章做深做透,让更多乡村既有“看山望水忆乡愁”的颜值,更有“家家有产业、人人能增收”的产值,真正让乡村振兴的成果装进每个黄陂人的口袋里。
附件:
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