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 武汉市人民政府网

新天工开物 | 这巴掌大的东西盯着,鱼一喂一个准

发布日期: 2025-11-12 16:47 来源: 长江日报

————【研发者说】————

讲述人:华中农业大学教授王春芳

你看,我们的示范养殖池里有数十条加州鲈畅游。水面上,一台巴掌大、长着4个触角的仪器正在隐秘工作。喂食的时候,当它“看到”鱼群吃食减慢、慢慢散开,投料机便开始慢慢试探减少投喂饵料;当鱼群游动恢复吃食前的状态时,投料机便自动停止投喂饵料。

王春芳教授展示团队研发的摄食传感器,它能精准“看”出鱼儿饿不饿、吃得好不好。

听上去很简单,但精准投喂鱼类是一个困扰水产界多年的难题。我们团队历时十余年研发出“鱼类智能化精准投喂系统装备”,彻底改变了传统定时定量模式,实现“鱼需要多少就喂多少”。

这套装备由一双“眼睛”和一个“大脑”组成。“眼睛”是鱼类摄食行为传感器。当数条鱼从它面前游过,它能依据鱼的动作、速度等时空行为特征快速解析鱼的摄食需求强度,也就是它饿不饿。传感器不受水体透明度、光线明暗的影响,解决传统视频监控的“看不清、测不准”难题。

水产养殖精准投喂智能管控系统示意图

“大脑”则是装在池边的智能控制器和部署在云平台的软件。它整合不同鱼种生物能量学预测的饲料需求、饥饿程度和环境参数,精准计算出投喂决策,操控投料机释放饵料。什么时候喂、喂多少都由它决定。

与传统的人工定点定量粗放投喂不同,我们的设备还能实现“边喂边观察”。在投喂过程中,传感器持续监测,通过鱼的进食速度、进食意愿,实时调整投喂策略,确保鱼能吃饱又不会吃撑。

安装上我们的设备,养殖户只需要打开手机或电脑就可随时查看投喂管理状态。我们已在湖北、广东等省份的多个县市开展试验,人工投入减少70%~90%,饲料系数降低10%~15%,有效解决尾水排放、劳力消耗大、饲料浪费等问题。

————【大众点评】————

讲述人:武汉市五七东方水产养殖有限公司经理宋建

此前,我们投放饲料都是凭借人工经验或者使用简单的机械。鱼饲料被投入水中,半小时后就开始溶解,喂饵的度非常难把握。

王春芳教授团队研发的“鱼类智能化精准投喂系统装备”就像给传统投料机装上了大脑,不仅能为鱼量身定制“健康餐”,还能减少饲料浪费、水体污染,并减轻人工负担。我们从2022年开始应用,累计养殖产量24万公斤,养殖的品种有大口黑鲈、草鱼、鲫鱼等。技术应用有效解决了尾水排放、劳力消耗大、饲料浪费等问题,缩短了养殖周期,显著提升了综合效益。

更重要的是,这个设备可匹配陆基圆池、工厂化循环水、池塘圈养、网箱、土塘、水泥池等养殖系统。我们打开手机App就能实时监测养殖情况,非常方便,真正实现了智慧养殖。


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新媒体矩阵
无障碍
长者专区
"武汉农业农村"微信公众号
"武汉农业农村"新浪微博
"武汉农业农村"头条号

主办:武汉市农业农村局 | 武汉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承办:武汉市农业信息化中心  地址:武汉市江汉区八古墩东一巷78号 邮编:430023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02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