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 武汉市人民政府网

即将抢鲜上市!黄陂“菜圈顶流”来了

发布日期: 2025-11-13 14:42 来源: 湖北日报客户端

立冬时节,黄陂区木兰乡桥店村的田垄上,绿油油的板蓝根菘菜心叶片舒展,植株间距整齐,农户穿梭其间,浇水施肥。返乡能人、武汉斗笠哥生态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清站在田埂上,满脸期待,“还有两周,这第一批‘菜圈顶流’就要上市了。”

此前,这片绿意盎然的菜田还是杂草丛生的撂荒地。今年以来,在木兰乡的统筹协调下,武汉木兰农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集中流转桥店村3500亩闲置地,交由村集体合作社规模化种植,斗笠哥公司提供技术支持和销售渠道,种植香芋水果冬瓜。10月上旬,在华中农业大学的支持下,斗笠哥公司联合简优生物科技(湖北)有限公司研发的远缘杂交功能性蔬菜——板蓝根菘菜心被种进村内。

刘清介绍,板蓝根菘菜心口感清甜,可消炎杀菌,填补了冬季特色蔬菜的市场空白,上市期持续到春节前后;香芋水果冬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去皮后可直接生吃,口感粉糯,清甜多汁,亩产6000斤至10000斤,目前已入驻山姆超市全国门店。

“特色作物让荒地变‘金土地’!”桥店村党支部书记段华兵满脸自豪,“今年盘活的2300亩土地,通过发展特色种植业,为村集体增收60余万元,带动60名村民家门口就业,发放劳务费用230万元,支付土地租金50多万元。”

唤醒沉睡土地的序曲在区内各地奏响:与桥店村相距2.5公里的青石桥村,通过“耕地+劳动力”入股合作社模式,十余年间整合抛荒地860亩,培育出“青石桥富锌香米”,建成现代化养鸡场,村集体经济收入预计突破110万元;祁家湾街道章自连家庭农场流转1168亩耕地种植水稻,产出的章湾水晶米市场售价达30元/斤;李家集街道利用周边村湾2180亩荒地,规模化种植油菜和玉米;横店、长岭等街乡,将2600余亩撂荒地改造为高标准农田……

作为以丘陵地貌为主的农业大区,黄陂曾面临因青壮年外出务工导致的土地闲置难题。今年以来,全区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创新“政府统筹+企业赋能+村社联动+科技支撑”模式,让3.75万亩撂荒地重焕生机。

黄陂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全区通过四大举措破解丘陵地区土地撂荒难题:

01 引导新型经营主体流转土地,推进规模化、机械化经营;

02 开展农业技术培训、落实政策补贴,激发农户与返乡能人的种植热情;

03 由区农投公司牵头,集中复垦自然条件较差的撂荒地;

04 鼓励村集体牵头发展特色产业,实现“一地一特色、一亩一增收”。


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新媒体矩阵
无障碍
长者专区
"武汉农业农村"微信公众号
"武汉农业农村"新浪微博
"武汉农业农村"头条号

主办:武汉市农业农村局 | 武汉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承办:武汉市农业信息化中心  地址:武汉市江汉区八古墩东一巷78号 邮编:430023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02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