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湖北省第二届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宣传推介活动在云梦县沙河乡伍湖村举行,全方位展示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成果。“十四五”时期,我省牢牢把握深化农村改革这条主线,持续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盘活用好集体资源资产,推动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从弱到强、从散到聚、从粗放到规范,走出一条具有湖北特色的集体经济发展之路。
一直以来,集体“三资”不清、管理不规范,是制约集体经济发展壮大的难题。为实现资产资源“颗粒归仓”,我省扎实开展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目前,全省农村集体资产达到2770亿元,其中经营性资产699亿元,较2020年分别增长48.3%和17.8%;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264亿元,集体经营收益5万元以上的村占比达到94%。
在此基础上,各地通过资源发包、物业出租、居间服务、经营性财产参股等多样化途径,推动农村集体经济从输血向造血转变,从单一经营向多元发展拓展,形成了产业发展型、资产盘活型、生产服务型、农旅融合型等十大各具特色的集体经济发展模式。云梦县伍湖村坚持三产融合发展,由一个“水洼子村”变成全县文旅“六朵金花”之一,村集体年收入突破80万元;宣恩县麻阳寨村以党建引领推动村集体经济跃升,发展荷塘乡村旅游、非遗研学等11大特色产业链,村集体经济收入从10年前的不足3400元到现在的55万元,蹚出一条山区村集体经济发展新路径。
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根本在惠之于民。“十四五”期间,全省累计确认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3960万余人,集体经济组织分红达39亿元,村民通过“薪金+股金+租金”等方式增加了收入。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还解决了过去村集体“想干事没资金”的难题,提升乡村治理水平,让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
附件:
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