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2月27日,在各自经历了市场的历练后,徐古街生产食用菌、蓝莓、鸡蛋、水稻以及鱼面加工的10余家企业合作社自发组建徐古农企联盟,抱团取暖、相互协作、共谋发展,致力于将徐古街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生态产业优势,改变农企经营中“各自为政、单打独斗”的弊端,通过品牌战略提升农副产品附加值,共同破解农产品上行困境。

武商集团、徐古街代表座谈
商定阶段性目标
统一管理、统一标识、统一检测
打响品牌,还得靠产品说话。针对全街农产品生产小而散,质量参差不齐,产品认证率不高等销售劣势,新成立的联盟将依托新洲区农业农村局和街道农业服务中心的专家,指导协会成员单位,统一按照绿色食品的要求,全面落实技术标准和质量管控要求,开展农产品生产加工,从源头提升产品品质。同时,联盟成员单位生产加工的农产品将统一LOGO标识、统一管理、统一标准、统一检测,逐步申请通过绿色食品农产品标志,来适应未来农业和农产品业的发展。
徐古街农企联盟是将诸多的合作社、农业公司耦合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共同经营体,达到资源聚集、分散风险、力量聚合,能量聚变的目的,从根本上破除小农经济各自为政的状况。农企联盟的成立,将为返乡创业的乡亲们搭建沟通交流平台,消除“信息差”,实现产品有平台、有商标、有品牌,抱团闯市场,同时还将提升徐古农副产品在湖北武汉地区的知名度,通过整合资源,优势互补,使产业规划更科学,产业发展更可持续,带动更多农民返乡创业致富。

武商集团、徐古街在超市
尝试合作模式
统一销售、资源共享、抱团做品牌
目前,联盟各成员单位各自在销售领域投入不小,但力量分散,成效不大。联盟将整合成员单位现有的线下线上销售资源,通过共享拓展销售渠道。
联盟计划在四季美农产品批发市场开设一家土特产展示店,所有成员单位的产品将放在这里集中展示销售;与武商集团等大型商超合作,走托管路线,逐步提升联盟档次和知名度;与机关食堂和酒店合作,走特产特供路线,形成稳定的本地市场。同时,打造特供礼品,拓展市场;结合扶贫产品与消费扶贫,发挥老区优势,扩大销售市场。
组建一支10人电商销售创业团队,依托街道即将建设农副产品电商交易中心,整合各成员单位线上销售渠道,聘请专业公司统一设计产品包装规格,营销策划宣传等,届时,联盟将利用自己的短视频创作团队,把成员单位生产的特色农产品进行短视频跟踪拍摄,线上平台销售的农产品将会有专属的“成长视频”,让消费者见证它们成长的精彩瞬间,浸入式体验美好的田园风光和收获的喜悦;
资源共享增“活力”。“有信息一起分享,有活动一起来办”,联盟将组织成员单位一起参与协办、赞助各类活动,大家一起发动宣传,利用成员单位此前建有网店、微信公众号、用户QQ群等,形成微信矩阵,联盟成员的信息可以相互转发,扩展受众面,扩大销售范围,共同提升各自产品的价值。

主要产品检测报告
勇敢走出第一步
质量优先,抢抓机遇,联合闯超市
2月28日,新成立的联盟立即主动将成员生产加工的产品送检。杏鲍菇、双孢蘑菇、羊肚菌、香菇等4种食用菌以及小香薯、鱼面、豆丝、芭茅米、香米等5种徐古生产加工的特色农产品,分别被送到武汉市农产品检测中心和新洲区农产品检测中心,成为首批新洲区主动送检的农产品之一。3月1日,区农产品检测中心分别为杏鲍菇、双孢蘑菇、羊肚菌、香菇、小香薯和芭茅米、香米出具了检测报告。
3月2日,在市委组织部召开的“国企联百村”活动的支持下,由徐古街分管同志带队,街道职能部门与联盟主要成员参与的农超对接活动开启,联盟主要农产品开始与武汉商贸集团有限公司对接,勇敢地走出了第一步。主动送检的产品,赢得了武商集团的信任,主动送检的行为,更是得到了武商集团的肯定,为下一步的合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按与武商超市的约定,最迟从下周开始,徐古的杏鲍菇、双孢蘑菇、羊肚菌、香菇、小香薯和无抗鸡蛋将成为首批进入武商超市的农产品。
联盟约定:初期每半月碰头一次,商量联盟的章程、制度、机构组成以及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等,在进入正轨后,每月或每季度再根据联盟成员的需要调整碰头协商的节奏,就生产经营中出现的具体问题进行商讨,逐步形成固定的工作机制,推动全街产业升级发展。
附件:
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