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湖北省农业农村厅畜牧兽医处、省畜牧技术推广总站、省农科院畜牧所科技服务畜牧产业链“515”行动专家团队赴武汉市新洲区湖北志晖农牧业发展有限公司指导肉牛生产,帮助解决肉牛养殖模式技术难题。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市畜牧科技推广站)相关专家陪同调研。

省农业农村厅畜牧兽医处余祥华二级调研员(右三)查看自配料

省畜牧技术推广总站站长、“515”行动推广首席专家蔡传鹏(右一)查看牛床情况
省畜牧技术推广总站站长、“515”行动推广首席专家蔡传鹏带领团队一行从当前养殖行情、场区布局、牛群引种、日粮饲喂、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方面深入交流,重点对青贮饲料及日粮配比情况进行了指导。省农业农村厅畜牧兽医处余祥华二级调研员就自配料生产“一严禁七不得,一必须五应当”提出了具体要求。根据现场情况,专家团队建议:一是把好引种关,保障安全生产。外购架子牛进行育肥是我省肉牛养殖的主要模式,一定要优选牛源,进行严格的检验检疫和健康检查,必要时在引种地短期饲养,确保牛群健康再进行运输,到场后还需隔离过渡20天左右。二是合理调配饲料,降低养殖成本。要及时收储本地及周边的花生秧、稻草等粗料,并遮盖防雨或堆放在仓库内,防止霉变;青贮玉米要综合考虑品质和价格,避免高价或低质;精料粉碎粒度勿要过细,以免影响反刍。三是采用发酵床工艺,改善牛场环境。水分控制是发酵床成败的关键,要建挡粪墙、安装挡雨板,避免雨水进入牛舍;保持合理的牛群密度,加强通风,降低垫床湿度。

省农科院畜牧所刘洋研究员(左二)指导制作青贮饲料
本次活动积极响应农业农村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促进肉牛奶牛生产稳定发展的通知》,加强技术指导服务,持续推进肉牛提质增效。
附件:
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