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全省“干部素质提升年”及全市干部专业能力提升计划部署要求,着力锻造一批专业化“三农”人才,10月20日至24日,市农业农村局干部专业能力提升计划理论研学培训班在华中农业大学顺利举办。来自市、区农业农村局,市农科院、武汉农业集团等单位的50名干部专业能力提升计划学员参加培训。
多维赋能,拓宽专业视野
本次培训课程紧扣武汉“三农”工作实际,形成“宏观政策+微观实践+实地研学”的完整学习链条。在理论课堂上,华中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市农业科学院专家,局科技与种业管理处、种植业管理处、畜牧兽医处,市水产技术推广指导中心等部门(单位)负责人轮番授课,内容涵盖农业科技创新、粮食安全保障、生猪与渔业高质量发展、城乡融合、乡村治理“积分制”等核心领域。从“科技赋能产业升级”的实践路径,到“打造农业农村现代化重要样板”的武汉方案,从“端牢中国饭碗”的底线思维,到“江城渔歌新篇章”的特色探索,每一堂课都紧扣热点、直击难点,为学员破解工作难题提供“金钥匙”。

实地研学环节更是让学员们“走出课堂、走进现场”。在华中农业大学校史馆,大家重温农业科研历程,感悟“勤读力耕、立己达人”的精神;在洪山实验室,近距离接触生物育种前沿技术,直观感受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农业发展;在江夏区未来家园现代产业园,实地观摩“农业+文旅+康养”的产业融合模式,见证农耕文化与现代休闲农业碰撞出的发展新活力。学员们边走边看、边听边议,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案例深度融合,进一步拓宽了工作视野。

碰撞思想,激发奋进动力
培训晚间开展的三场“优秀案例交流”活动,成为学员们互学互鉴的“黄金环节”。结合正在开展的年轻干部大比武优秀案例综合比选活动,由20名年轻干部围绕认领的“蔬菜产业链建设”“撂荒耕地整治”“和美乡村项目推进”“江城百臻供应链运营”等方面的课题,立足工作实践与学习成果,将破题解题过程形成的典型案例进行了交流分享。来自不同岗位的学员有的精心准备展示,有的积极分享体会感悟,均致力于跳出“一亩三分地”的局限,从综合协调、产业发展、基层治理等不同视角展开思想碰撞。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康伟九出席第一场案例交流活动,并作点评讲话。他指出,年轻干部交流讲述的每一个案例,都带着年轻的热度、实践的温度、工作的精度、思考的深度,是年轻干部大比武活动中涌现出来的丰硕成果和宝贵财富。他强调,一是要立足“案例是什么”审题切题,突出案例的故事性、戏剧性和意义未尽性;二是要围绕“案例讲什么”,讲好“青农担当、实践磨练,面临挑战、破解难题,独立思考、深入研究,成果转化、实践成效,经验启示、展望未来”的成长故事;三是要明确“讲好案例要注意什么”,把控好案例与课题、个人与集体、讲故事与讲工作、总体与细节的关系,把案例讲成精品。通过大比武形成互学互鉴、奋勇争先的生动局面。

这种“对标先进找差距、交流互鉴促提升”的氛围,有效激发了学员们比学赶超的奋进动力,为后续工作积累了宝贵的实践经验。
锚定实干,奔赴振兴新程
10月24日下午,培训班举行结业汇报与结业仪式。各小组代表依次上台,结合5天学习收获与岗位实际分享心得。班长郭晓珂在班级总结中用“感谢、赋能、视野、情谊”四个关键词概括了学习历程。局机关党委负责人为学员颁发结业证书,各小组组长作为学员代表上台领取证书。

参训学员纷纷表示,感谢局党组对年轻干部成长的深切关怀,通过本次培训,大家对“三农”工作有了更深刻的认知与思考。未来将以此为起点,始终坚持以“青春敢为、奋斗有我”的劲头,把学习收获转化为未来工作的动力和指南,为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助力武汉打造超大城市农业农村现代化重要样板贡献青春力量,在广袤农村大地上书写奋斗篇章。
据了解,本次培训是武汉市农业农村局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提升专业能力的重要举措。下一步,市农业农村局将持续推进“干部素质提升年”各项工作,以干部专业能力提升为抓手,完善干部培养机制,聚焦聚力支点建设,推动“三农”干部在学思践悟中锤炼过硬本领,为打造超大城市农业农村现代化重要样板提供坚强组织保障和过硬队伍支撑。
附件:
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