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 武汉市人民政府网

当前位置: 首页>综合栏目>通知公告

武汉市2025年秋冬季主要农作物科学施肥技术指导意见

发布日期: 2025-11-07 11:04 来源: 武汉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一、冬小麦科学施肥方案

(一)养分推荐量。结合《湖北省主要农作物氮肥定额用量(试行)》,适当减少氮磷肥用量,确定氮磷钾肥合理用量。基追配方推荐15-7-8(N-P2O5-K2O)或相近配方的配方肥,一次性施肥推荐25-13-7(N-P2O5-K2O)或相近配方的专用缓(控)释配方肥。针对不同目标产量水平,养分推荐用量如下。

目标产量

(公斤/亩)

氮肥(N)

(公斤/亩、纯)

磷肥(P2O5)

(公斤/亩、折纯)

钾肥(K2O)

(公斤/亩、纯)

450-550

12-14

5-6

5-6

350-450

10-12

4-5

4-5

250-350

8-10

3-4

3-4

250以下

7-8

2-3

2-3

(二)有机无机结合。增施有机肥,加大秸秆还田力度,前茬作物秸秆粉碎深翻还田,提高播种出苗质量。若基肥施用一定量有机肥,可酌情减少化肥用量10%~20%。

(三)补充中微量元素。对于锌或锰缺乏的土壤,可基施硫酸锌或硫酸锰1~2公斤/亩。对于硫缺乏的地区,选用含硫肥料。缺钼地区可用钼酸铵20~30克/亩拌种,苗期出现缺钼症状时,每亩喷施0.05%的钼酸铵溶液1~2次,间隔7~10天。缺硼地区,基施硼砂0.3~0.5公斤/亩,或在苗期和拔节期用0.1%~0.2%硼砂溶液各喷1~2次。提倡结合“一喷三防”,每亩用磷酸二氢钾150~200克、硫酸镁100~200克、尿素0.5~1公斤在灌浆期叶面喷施1~2次。严重酸化土壤建议施用石灰或碱性肥料。

(四)优化施肥方式。一是分期施用。根据土壤肥力、小麦品种调控氮肥用量,中强筋小麦孕穗到开花前适当增施氮肥,减少基肥比例。黄陂区、新洲区中强筋小麦产区氮肥基施60%,返青期和拔节期追施40%;东西湖区、汉南区、蔡甸区弱筋小麦产区氮肥基施70%,拔节期追施30%。提倡使用缓释期100~120天的缓释肥料,一次性施肥,以降低施肥成本。二是“三新”技术应用。将科学施肥与绿色增产增效栽培技术相结合,基肥提倡种肥同播,充分利用农业机械根区深施基肥、无人机飞施追肥,提高肥料利用率和施肥效率。

(五)酸化防治。蔡甸、东西湖、汉南等江汉平原地区,针对土壤酸化的地块应施用生石灰、钙镁磷肥等进行改良,确保农产品品质。

(六)其他。遇特殊天气导致的晚播、弱苗、少施或未施肥田块,宜在冬灌或冬季降水时因苗情和产量水平,提早追施尿素4~6公斤/亩、磷酸二铵5~6公斤/亩。

二、冬油菜科学施肥方案

(一)养分推荐量。结合《湖北省主要农作物氮肥定额用量(试行)》,适当减少氮磷肥用量,确定氮磷钾肥合理用量。高产田块抓好薹肥施用,中低产田块简化施肥环节。推荐22-10-8(N-P2O5-K2O)或相近配方的配方肥作基肥,一次性施肥推荐25-7-8(N-P2O5-K2O)或相近配方的专用缓(控)释配方肥。针对不同目标产量水平,养分推荐用量如下。

目标产量

(公斤/亩)

氮肥(N)

(公斤/亩、折纯)

磷肥(P2O5)

(公斤/亩、折纯)

钾肥(K2O)

(公斤/亩、折纯)

200以上

14-16

4-5

5-6

150-200

12-14

3-4

4-5

100-150

9-12

2.5-3.5

3-4

100以下

7-9

2-2.5

2.5-3

(二)有机无机结合。加大秸秆还田力度,提倡有机无机配合,前茬作物秸秆粉碎深翻还田。严重酸化土壤建议施用石灰或碱性肥料。每亩施用腐熟农家肥1方以上或腐熟沼液2-3方或商品有机肥(总养分≥4%,有机质≥30%)75~100公斤,酌情减施15%~25%的化肥。

(三)补充中微量元素。依据土壤有效硼含量状况,足量施用硼肥(硼砂0.5~0.7公斤/亩),严重缺硼区域或基肥施硼不足时,初花期结合防控菌核病叶面喷施硼砂100~150克/亩。土壤缺镁地区在基肥时补充镁肥,高产田块在角果初期叶面喷施硫酸镁0.2~0.3公斤/亩。对于锌缺乏的土壤,可基施硫酸锌1~2公斤/亩。严重酸化土壤施用生石灰或钙镁磷肥等碱性肥料。

(四)优化施肥方式。一是分期施用。根据土壤肥力、油菜品种调控氮肥用量,减少基肥比例。基肥氮肥用量占总氮量的60%~70%,越冬苗肥追施尿素5~8公斤/亩,薹肥根据苗情追施尿素3~5公斤/亩和氯化钾3~5公斤/亩。二是“三新”技术应用。肥料品种上提倡应用油菜专用缓控释肥,建议一次性施用。移栽油菜基肥深施,直播油菜种肥同播,做到肥料根区集中施用。充分利用农业机械根区深施基肥、无人机飞施追肥,提高肥料利用率。

(五)其他。稻田油菜重视开沟排渍,播期遇旱及时适量灌溉。冬油菜生育时期长、逆境因子多、灾害频发,灾后及时追施氮肥和钾肥,促进油菜生长。肥料施用与其他高产优质栽培技术相结合,直播油菜适当提早播种。

三、秋冬季马铃薯科学施肥方案

(一)养分推荐量。参照《全国马铃薯产区氮肥定额用量(试行)》,合理调控氮、磷、钾肥用量,依据土壤肥力条件优化氮磷钾化肥用量。推荐施用13-15-17(N-P2O5-K2O)或相近配方的配方肥作为基肥。追肥选用尿素与硫酸钾(或氮钾复合肥),也可选择15-5-20或相近配方的配方肥。针对不同目标产量水平,养分推荐用量如下。

目标产量

(公斤/亩)

氮肥(N)

(公斤/亩、纯)

磷肥(P2O5)

(公斤/亩、纯)

钾肥(K2O)

(公斤/亩、纯)

3000以上

11-14

7-8

10-12

2000-3000

9-11

6-7

8-10

1500-2000

7-9

5-6

6-8

1500以下

6-7

3-5

5-7

(二)有机无机结合。有机无机配施,增施有机肥,提倡秸秆覆盖,忌用没有充分腐熟的有机肥料。每亩施用2-3方腐熟农家肥作基肥,或每亩施用有机肥料(总养分≥4%,有机质≥30%)200~300公斤,可酌情减少化肥用量15%~20%。

(三)补充中微量元素。对于硼或锌缺乏的土壤,可基施硼砂0.5公斤/亩或硫酸锌1~2公斤/亩;酸性土壤或有效钙、镁缺乏的土壤,适当增加钙镁肥投入。

(四)优化施肥方式。一是分期施用。基肥、追肥结合,追肥以氮钾肥为主。氮钾肥40%~50%作基肥,50%~60%作追肥,磷肥全部作为基肥,对于土壤质地偏砂的田块钾肥应分次施用。二是“三新”技术应用。遵循“轻基肥、重追肥”原则,积极推广无人机飞施肥料,配套应用缓控释肥,实现精准高效施肥。配方肥与土壤调理剂、生物有机肥等协同使用,全面提升肥料利用率与施肥精准度。

四、柑橘科学施肥方案

(一)养分推荐量。依据目标产量和土壤肥力状况,优化氮磷钾肥用量、配比和施肥时期,适当调减化肥用量。针对不同目标产量水平,养分推荐用量如下。

目标产量

(公斤/亩)

氮肥(N)

(公斤/亩、纯)

磷肥(P2O5)

(公斤/亩、纯)

钾肥(K2O)

(公斤/亩、纯)

3000以上

20-25

9-12

16-20

2000-3000

15-20

7-9

12-16

1000-2000

10-15

5-7

8-12

1000以下

7-10

3-5

6-8

(二)有机无机结合。增施有机肥。提倡柑橘园行间种植绿肥,实施果园生草覆盖。每亩施用腐熟农家肥2-4方或商品有机肥(总养分≥4%,有机质≥30%)300~500公斤作基肥,最好于秋季采用开沟或挖穴方法深施,长势弱或肥力低的果园可增加施用量。

(三)补充中微量元素。“因缺补缺”补充中微量元素,酸性土壤注意补充镁、钙、硼、锌。缺钙、镁的柑橘园,秋季选用钙镁磷肥25~50公斤/亩与有机肥混匀后施用;钙和镁严重缺乏酸性土果园在5-7月再施用硝酸钙20公斤/亩、硫酸镁10公斤/亩左右。缺硼、锌的柑橘园,在春季萌芽前每亩施用硫酸锌1~1.5公斤、硼砂0.5~1.0公斤,有缺硼症状的果园在花期喷施硼肥、有缺镁症状的果园在果实膨大期喷施镁肥。土壤严重酸化的果园,适量施用碱性肥料或调理剂进行土壤改良。

(四)优化施肥方式。一是分期施用。秋基肥采用有机肥与化肥配合施用,化肥用量占全年氮肥用量的40%左右、磷肥占全年的60%左右、钾肥占全年的50%左右,可选用平衡型或高氮中磷高钾型配方肥(18-10-16或相近配方),有机肥全部用于秋基肥,树势弱或肥力低的果园适当增加用肥量。春季施肥占全年氮肥的40%左右,磷肥占全年25%左右,钾肥占全年15%左右。果实膨大肥占全年氮肥的20%左右,磷肥占全年15%左右,钾肥占全年25%左右。二是“三新”技术应用。改全园撒施为集中穴施或沟施,秋基肥可在柑橘树冠滴水线附近挖长60~80厘米、宽40~50厘米、深15~25厘米的施肥沟,将有机肥、配方肥和中微量元素肥料与土壤混匀后回填。提倡水肥一体化,有机肥深施。能实施机械化操作的果园,在行间柑橘树冠滴水线附近采用开沟施肥覆土机一次完成。

五、梨科学施肥方案

(一)养分推荐量。依据梨园土壤肥力、产量水平和梨树生长状况,确定肥料施用时期、用量,适当减少氮磷肥用量,通过多种途径补充中微量元素。针对不同目标产量水平,养分推荐用量如下。

目标产量

(公斤/亩)

氮肥(N)

(公斤/亩、纯)

磷肥(P2O5)

(公斤/亩、纯)

钾肥(K2O)

(公斤/亩、纯)

4000以上

10-15

5-8

5-8

2000-4000

8-10

4-7

4-5

2000以下

5-8

3-6

3-4

(二)有机无机结合。增施有机肥,鼓励种植绿肥。每亩施用腐熟农家肥2-4方或商品有机肥(总养分≥4%,有机质≥30%)500~1000公斤作基肥,最好于秋季采用开沟或挖穴方法深施,施肥时期在立秋后至霜降前,长势弱或肥力低的果园可增加施用量。

(三)补充中微量元素。土壤有效钙、镁养分较缺乏的果园,可适当选用硝酸铵钙、硝酸钙、钙镁磷肥、过磷酸钙、硫酸钾镁肥、硅钙钾镁肥,或与有机肥配施适量的生石灰、硫酸镁等。土壤铁、锌和硼较缺乏的果园,叶面喷施浓度为0.2%~0.3%的硫酸亚铁、0.2%的七水硫酸锌、0.2%~0.5%的硼砂溶液,严重时可结合土壤施肥同时进行。

(四)优化施肥方式。一是分期施用。全部农家肥、50%~60%氮肥、70%以上(或全部)磷肥、40%钾肥作基肥,在梨采收后施用。其余氮肥(40%~50%)、磷肥(30%以下)和钾肥(60%)分别在3月份萌芽期和6-7月份果实膨大期施用,根据树势强弱适当增减追肥次数和用量。二是“三新”技术应用。改撒施为条施或穴施。灌溉与施肥合理配合,推广水肥一体化。有条件的梨园进行土壤深翻,推广应用NE养分专家系统、增值肥料、绿肥深施还田、微生物菌剂等科学施肥“三新”集成技术模式。

(五)其他。早熟品种在果实采收完毕之后施肥,中晚熟品种可选择在果实采收之前进行。前期受害的弱树、落叶早衰树、结果大龄树需提前施肥,以增加树体营养,促进芽体饱满;旺树可适当推迟施肥。秋季高温多湿多雨地区注意及时排水,适当降低氮肥用量,必要时配合磷酸二氢钾等叶面肥料调节,控旺、促成花芽,视情况推迟至11月施肥。

六、露地甘蓝科学施肥方案

(一)养分推荐量。依据土壤肥力条件和目标产量,确定肥料施用时期、用量,适控氮、减磷、增钾。针对不同目标产量水平,养分推荐用量如下。

目标产量

(公斤/亩)

氮肥(N)

(公斤/亩、纯)

磷肥(P2O5)

(公斤/亩、纯)

钾肥(K2O)

(公斤/亩、纯)

5500以上

14-16

5-8

10-12

4500-5500

12-14

4-5

8-10

4500以下

10-12

3-4

6-8

(二)有机无机结合。合理施用有机肥。基肥施用猪粪、鸡粪、牛粪等经过充分腐熟的优质农家肥2-3方/亩或商品有机肥200~300公斤/亩,推荐施用高碳氮比、高碳磷比有机肥。

(三)补充中微量元素。对往年“干烧心”发生较严重地块,注意控氮补钙,可于莲座期至结球后期叶面喷施(0.3%~0.5%的氯化钙溶液或硝酸钙溶液)含硼钙的叶面肥2~3次;菜园土壤pH<5时,宜在整地前施用生石灰50~75公斤/亩;土壤pH<4.5时,施用生石灰75~100公斤/亩。石灰施用量可通过土壤化验精确计算,分年逐步改良,避免一次性施用过量。缺硼的地块基施硼砂0.5~1公斤/亩,或叶面喷施0.2%~0.3%的硼砂(或0.1%~0.2%的糖醇硼)溶液2~3次。可结合喷药喷施2~3次0.5%的磷酸二氢钾溶液,提高甘蓝的净菜率和商品率。

(四)优化施肥方式。一是分期施用。有机肥全部作为基肥。氮钾肥30%~40%基施,60%~70%在莲座期和结球初期分两次追施,磷肥全部作基肥条施或穴施,在结球初期增施钾肥。雨水丰沛或土壤肥力水平较低的地块,在莲座期前封行时分配10%~15%的氮肥用量,在雨水充沛的区域推荐添加含增效氮肥(脲酶抑制剂、硝化抑制剂)的肥料。二是“三新”技术应用。推广节水灌溉,提倡采用水肥一体化技术,提高水肥利用效率。有条件的地块,推荐施用一次性控释专用肥。

(五)其他。施肥与高产优质栽培结合,选用高产优质品种,提高育苗质量,采用合理栽培密度,选择适宜播期/移栽期。

七、萝卜科学施肥方案

(一)养分推荐量。依据土壤肥力和目标产量,优化氮磷钾肥用量,适度降低氮、磷肥用量,增加钾肥用量。针对不同目标产量水平,养分推荐用量如下。

目标产量

(公斤/亩)

氮肥(N)

(公斤/亩、纯)

磷肥(P2O5)

(公斤/亩、纯)

钾肥(K2O)

(公斤/亩、纯)

4000以上

10-12

4-6

8-11

2500-4000

6-10

3-5

6-8

1000-2500

4-6

2-4

4-6

(二)有机无机结合。合理增施有机肥,提倡施用腐熟的农家肥或商品有机肥,忌用未充分腐熟的有机肥料,重视有机无机配合施用。产量水平1000~1500公斤/亩的小型萝卜(如四季萝卜),每亩施用充分腐熟的优质农家肥1-2方或商品有机肥(总养分≥4%,有机质≥30%)100~200公斤;产量水平2500~4000公斤/亩,每亩施用充分腐熟的优质农家肥1.5-2.5方或商品有机肥(总养分≥4%,有机质≥30%)150~250公斤;产量水平4500~5000公斤/亩的高产品种,每亩施用充分腐熟的优质农家肥2-3方或商品有机肥(总养分≥4%,有机质≥30%)200~300公斤。

(三)补充中微量元素。对微量元素硼缺乏的地块,可于播种前每亩基施硼砂1公斤,或于萝卜生长中后期用(0.1%~0.5%的硼砂或0.1%~0.2%的糖醇硼水溶液)含硼钙的叶面肥进行叶面喷施,每隔5~6天喷一次,连喷2~3次。

(四)分期施用。有机肥、全部磷肥、30%~40%的氮钾肥作基肥施用,60%~70%的氮肥于莲座期和肉质根生长前期分两次追施,60%~70%的钾肥在肉质根生长前期和膨大期追施,有机肥、磷肥全部作基肥条施或穴施。追肥时注意不宜靠近肉质根,以免烧根。注意控制施肥量,以免造成萝卜裂根。

(五)其他。在雨水充沛的区域推荐施用含增效氮肥(脲酶抑制剂、硝化抑制剂)的肥料。施肥与高产优质栽培结合,选用高产优质品种,提高育苗质量,采用合理栽培密度,选择适宜播期/移栽期。

八、大白菜科学施肥方案

(一)养分推荐量。依据土壤肥力和目标产量,优化氮磷钾肥用量。针对不同目标产量水平,养分推荐用量如下。

目标产量

(公斤/亩)

氮肥(N)

(公斤/亩、纯)

磷肥(P2O5)

(公斤/亩、纯)

钾肥(K2O)

(公斤/亩、纯)

8000-10000

20-25

7-9

20-25

6000-8000

15-20

5-7

15-20

4500-6000

10-15

4-6

10-15

3500-4500

8-10

3-4

8-10

(二)有机无机结合。增施有机肥。每亩可施用优质农家肥2-3方或商品有机肥(总养分≥4%,有机质≥30%)300~500公斤,用作基肥。

(三)补充中微量元素。对微量元素硼缺乏的地块,可于播种前每亩基施硼砂1公斤,或于生长中后期用(0.1%~0.5%的硼砂或0.1%~0.2%的糖醇硼水溶液)含硼钙的叶面肥进行叶面喷施,每隔5~6天喷一次,连喷2~3次。

(四)优化施肥方式。基肥重视有机无机配合施用,全部有机肥、磷肥、50%的钾肥以条施或穴施方式作基肥,氮肥30%作基肥,70%分别于莲座期和结球前期结合灌溉分两次作追肥施用;注意在包心前期追施钾肥,占总施钾量的50%左右。

(五)其他。雨水丰沛或土壤肥力水平较低的地块,提倡施用含脲酶抑制剂、硝化抑制剂的稳定型氮肥。在低温、寡照等极端环境下,可施用含氨基酸、黄腐酸、海藻酸等功能性物质的肥料。土壤pH<5时,每亩施用生石灰50~75公斤;pH<4.5时,施用75~100公斤。石灰施用量可通过土壤化验精确计算,建议分年施用,逐步改良。

九、莴苣科学施肥方案

(一)养分推荐量。依据土壤肥力和目标产量,优化氮磷钾肥用量。针对不同目标产量水平,养分推荐用量如下。

目标产量

(公斤/亩)

氮肥(N)

(公斤/亩、纯)

磷肥(P2O5)

(公斤/亩、纯)

钾肥(K2O)

(公斤/亩折纯)

3500以上

10-12

4-6

10-14

2500-3500

6-10

3-4

8-10

1500-2500

5-6

2-3

6-8

(二)有机无机结合。基肥每亩施用经过充分腐熟的猪粪、鸡粪、牛粪等优质农家肥2-3方或商品有机肥(总养分≥4%,有机质≥30%)(含生物有机肥)200~300公斤。

(三)补充中微量元素。播种前每亩基施硼砂1公斤,在莲座期和肉质茎膨大初期叶面喷施含硼钙的叶面肥2~3次,可有效防止茎裂及空心。

(四)优化施肥方式。氮肥全部作追肥,按照20%、30%和50%的比例分别在移栽返青期、莲座期和肉质茎膨大初期分3次追施。有机肥、磷肥全部作基肥条施或穴施。钾肥40%~50%基施,其余在莲座期和肉质茎膨大初期分两次追施。

(五)其他。在雨水充沛的区域推荐施用增效氮肥。严重酸化的菜园适量施用生石灰或钙镁磷肥等碱性肥料,如菜园土壤pH<5时,施用生石灰50~75公斤/亩。

十、设施番茄科学施肥方案

(一)养分推荐量。依据土壤肥力和目标产量,优化氮磷钾肥用量。针对不同目标产量水平,养分推荐用量如下。

目标产量

(公斤/亩)

氮肥(N)

(公斤/亩、纯)

磷肥(P2O5)

(公斤/亩、纯)

钾肥(K2O)

(公斤/亩、纯)

8000-10000

20-25

8-10

22-28

6000-8000

15-20

6-8

17-22

4000-6000

12-15

5-7

14-17

(二)有机无机结合。基肥每亩施用充分腐熟的优质农家肥3-4方,或者商品有机肥300~400公斤。有条件的园区可采用“以磷定量”的方法确定有机肥用量,提倡施用高碳磷比有机物料。依据土壤肥力条件,适当调整化肥用量。长期不揭棚淋雨的地栽大棚,应少用或不用以畜禽粪便为原材料的有机肥,减轻土壤盐渍化问题。

(三)补充中微量元素。菜田土壤pH<6时易出现钙、镁、硼缺乏,可基施生石灰50~75公斤/亩、硫酸镁4~6公斤/亩,根外补施2~3次0.1%硼肥水溶液、2~4次螯合态钙肥和硫酸镁肥。

(四)优化施肥方式。一是分期施用。基肥重视有机无机配施,70%以上的磷肥作基肥施用,其余随复合肥追施,20%~30%氮钾肥作基施,70%~80%在花后至果穗膨大期间分4~8次随水追施,每次追施氮肥(N)不超过3公斤/亩。二是“三新”技术应用。采用滴灌施肥技术,遵循少量多次的灌溉施肥原则,做到控水控肥、提质增产、提高水肥利用效率。在开花坐果期、结果期和盛果期每间隔7~10天追肥一次,每次施氮(N)量可降至2~3公斤/亩。

(五)其他。雨水充沛的区域,提倡施用含脲酶抑制剂、硝化抑制剂的氮肥。在低温、寡照等极端环境下,可施用含氨基酸、黄腐酸、海藻酸等功能性物质的肥料,促根同时增强作物抗逆性。

十一、设施黄瓜科学施肥方案

(一)养分推荐量。根据作物产量、茬口及土壤肥力条件,综合考虑有机肥施用量、土壤养分供应,适当调整氮磷钾化肥用量。针对不同目标产量水平,养分推荐用量如下。

目标产量

(公斤/亩)

氮肥(N)

(公斤/亩、纯)

磷肥(P2O5)

(公斤/亩、纯)

钾肥(K2O)

(公斤/亩、纯)

14000-16000

32-36

12-14

33-38

11000-14000

27-32

10-12

28-33

7000-11000

22-27

9-11

23-28

4000-7000

17-22

7-9

18-23

(二)有机无机结合。基肥每亩施用充分腐熟的优质农家肥2-3方,或者商品有机肥(含生物有机肥)300~400公斤,推荐施用高碳磷比的有机肥。长期不揭棚淋雨的地栽大棚,应少用或不用以畜禽粪便为原材料的有机肥,减轻土壤盐渍化问题。

(三)补充中微量元素。适当补充钙、镁、硼肥。可基施石灰(钙肥)50~75公斤/亩、无水硫酸镁(镁肥)4~6公斤/亩。在开花期至盛果期叶面喷施2~3次0.1%硼肥水溶液、2~4次螯合态钙肥和硫酸镁肥。

(四)优化施肥方式。一是分期施用。全部有机肥作基肥施用,60%以上的磷肥、20%~30%氮钾肥作基肥施用,施肥方式为条(穴)施,其余氮钾肥在初花期和结瓜期按养分需求分6~8次追施,其余的磷肥随氮钾肥追施,每次追施氮肥用量不超过5公斤/亩。秋冬茬和冬春茬的氮钾肥在初花期和结瓜期分6~7次追肥,越冬长茬的氮钾肥在初花期和结瓜期分8~11次追肥。二是“三新”技术应用。如采用滴灌施肥技术,可减少20%的化肥施用量,采取少量多次的原则,灌溉施肥次数在15次左右。

(五)其他。雨水充沛的区域,提倡施用含脲酶抑制剂、硝化抑制剂的氮肥。在低温、寡照等极端环境下,可施用含氨基酸、黄腐酸、海藻酸等功能性物质的肥料,促根同时增强作物抗逆性。

十二、茶树科学施肥方案

(一)养分推荐量。结合《武汉市主要农作物氮肥定额用量(试行)》,确定氮磷钾合理用量,防止养分投入不足或过量。大宗绿茶和黑茶生产茶园,干茶产量低于200公斤/亩,氮肥(N)16~25公斤/亩,磷肥(P2O5)4~5公斤/亩,钾肥(K2O)5~6公斤/亩。产量超过200公斤/亩,氮肥(N)22~30公斤/亩,磷肥(P2O5)5~6公斤/亩,钾肥(K2O)6~8公斤/亩。推荐施用符合茶树养分需求特性和土壤条件的茶树专用配方肥,避免连续施用等养分比例的通用复合肥。名优绿茶和红茶生产茶园,根据产量氮肥(N)13~20公斤/亩,磷肥(P2O5)4~6公斤/亩,钾肥(K2O)4~8公斤/亩。

(二)有机无机结合。坚持有机无机配合原则,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替代比例根据有机肥的氮素含量和有效性调整,其中饼肥类有机肥替代的适宜比例为20%~50%,有机肥料的适宜替代比例为20%左右。施用发酵腐熟农家肥2-3方/亩,以饼肥最佳,适量深施(15厘米以下)。

(三)补充中微量元素。缺硫茶园,选择含硫肥料如硫酸铵、硫酸钾、硫酸镁、过磷酸钙或硫酸钾型复合肥等。高产茶园以及缺镁、锌、硼的茶园,土壤施用镁肥(MgO)2~3公斤/亩、硫酸锌0.7~1公斤/亩、硼砂1公斤/亩,或在萌发前间隔5~7天叶面喷施硫酸镁150~200克/亩2次。

(四)优化施肥方式。一是分期施用。有机肥、磷、钾和镁等以秋冬季基肥为主,氮肥分次施用。基肥施入占全年用量30%~40%的氮肥,基肥结合深耕施用,深度15~20厘米。追肥以速效氮肥为主,全年采摘茶园春茶追肥氮肥占全年用量的30%~40%,只采春茶的茶园春茶追肥氮肥占全年用量的20%~30%。全年采摘茶园的夏茶追肥氮用量为全年的20%。秋茶追肥的氮用量为全年的20%。二是“三新”技术应用。为增强茶树储藏养分,提高春茶产量和品质,可在茶树地上部休眠期间(12月至翌年1月)喷施氨基酸叶面肥2~4次,每次间隔两周,每次喷施氨基酸叶面肥(氨基酸含量≥100 克/升)用量0.5~1升/亩。追肥在茶行间(树冠外缘)开浅沟施用,施用后盖土,或者地表撒施结合浅旋耕,耕深5~10厘米,肥土充分混合,防止淋失。

(五)其他。土壤酸化严重的茶园(土壤pH<4)可通过施用生石灰等措施进行逐步改良。受中轻度干旱影响的茶园,旱情缓解后及时轻修剪,喷施含氨基酸水溶肥等营养型叶面肥,促进茶树恢复长势,适当提前施用基肥。

附件:武汉市2025年秋冬季主要农作物配方肥施用建议

作物

主要区域

底肥配方

亩用量(公斤,实物)

追肥方案

小麦

黄陂、新洲

18-9-8

40-50

起身期到拔节期结合灌水追施尿素4~6公斤/亩。

24-11-10

30-35

起身期到拔节期结合灌水追施尿素6~7公斤/亩。

东西湖、汉南、蔡甸

15-7-8

40-50

起身期到拔节期结合灌水追施尿素4~6公斤/亩。

23-10-9

30-35

起身期到拔节期结合灌水追施尿素6~8公斤/亩。

江夏

14-9-8

40-50

起身期到拔节期结合灌水追施尿素4~6公斤/亩。

23-10-11

25-30

起身期到拔节期结合灌水追施尿素8~10公斤/亩。

一次施肥

25-13-7

45-50

不追肥。

油菜

东西湖、汉南、蔡甸

18-7-5

35-40

越冬苗肥追施尿素5~8公斤/亩,薹肥根据苗情追施尿素3~5公斤/亩和氯化钾3~5公斤/亩。

25-7-8

30-35

越冬苗肥追施尿素5~8公斤/亩,薹肥根据苗情追施尿素3~5公斤/亩和氯化钾3~5公斤/亩。

黄陂、新洲

18-7-5

40-50

越冬苗肥追施尿素5~8公斤/亩,薹肥根据苗情追施尿素3~5公斤/亩和氯化钾3~5公斤/亩。

24-9-8

30-35

越冬苗肥追施尿素5~8公斤/亩,薹肥根据苗情追施尿素3~5公斤/亩和氯化钾3~5公斤/亩。

江夏

18-8-9

40-50

越冬苗肥追施尿素5~8公斤/亩,薹肥根据苗情追施尿素3~5公斤/亩。

25-7-8

35-40

越冬苗肥追施尿素5~8公斤/亩,薹肥根据苗情追施尿素3~5公斤/亩。

一次施肥

25-7-8

40-50

不追肥。

马铃薯

全市

13-15-17

40-50

花前追施尿素5~10公斤/亩、硫酸钾5公斤/亩。

叶菜类

全市

21-10-14

45-55

追施尿素10~15公斤/亩。

茄果类

全市

20-10-15

45-55

追施尿素10~15公斤/亩。

根菜类

全市

22-10-13

40-50

追施尿素7~10公斤/亩。

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新媒体矩阵
无障碍
长者专区
"武汉农业农村"微信公众号
"武汉农业农村"新浪微博
"武汉农业农村"头条号

主办:武汉市农业农村局 | 武汉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承办:武汉市农业信息化中心  地址:武汉市江汉区八古墩东一巷78号 邮编:430023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02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