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湖区农业农村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切实打通广大党员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最后一公里”,让每一名党员践行初心使命,不负重任,不负时代,加快“建成支点、走在前列、谱写新篇”。
锻造长板,夯实农业基础,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东西湖区农业农村局紧扣“加强农业基础、改善农村民生、服务三农发展”主题,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不断找准优势所在,发展特色农业经济。加快推进生猪产业绿色发展项目入场开工,启动长江名特优特色经济鱼类人工繁育和推广养殖,推动东山、柏泉、辛安渡、走马岭等1万亩名特优新养殖核心区生产示范;启动国家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区创建,持续做好农作物病虫害监测防控和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实施农资打假专项行动和春播种子市场专项检查行动,确保农产品抽检合格率稳定在100%;扎实推进“二品一标”认证工作,推动4家单位14个产品完成绿色认证,全区现有“二品一标”企业16家,产品85个,认证面积18681亩,认证产量13.67万吨,较去年新增面积800亩,预计产量8000余吨,农业生产质效不断升级。
加固底板,建设美丽乡村,促进乡村宜居宜业。东西湖区农业农村局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向往的必由之路,奋力谱写“农民富、农村美”的新篇章。
深化富民举措,促进农民富裕富足。扎实推进东山街果蔬冷鲜库、柏泉街西二大队采摘基地两个产业扶贫项目,引导贫困户持续、稳定就业,确保长效脱贫;优化农业科技服务,高质量推进“农村实用人才”培育工程,为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利用博士工作站科技力量开展课题研究,持续开展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示范推广,开展种植、养殖技术培训及指导200余次,覆盖600余人次,编发《农技推广简报》7期,不断提高全区农业生产技术水平;扎实推进强农惠农政策补贴落实落地,稳步推进政策性农业保险、贷款贴息以及银企对接金融服务。
建设美丽乡村,促进乡村宜居宜业。稳步推进柏泉连通湖3100亩高标准农田建设,积极开展五小农田水利设施建后管护,巩固“四三工程”建设成效,摸排新一轮户厕问题,做好农村村湾生活污水治理建后运营维护,设立东西湖区“村庄清洁日”,常态化开展村庄清洁行动,推动乡村宜居宜业;加大力度开展“十年禁渔”行动,今年以来,共办理非法捕捞案件4件,查获非法捕捞人员7人,结合“一标三实”、“万警进社区”,不断加大宣传力度,有效遏制非法捕捞行为;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重点做好农业生产废弃物回收处置及秸秆综合利用,上半年全区产生秸秆9521.8吨,利用秸秆9207吨,综合利用率达到96.69%,居全市前列;新建化肥和化学农药减量化重点示范区5个,核心面积1000亩,辐射带动面积10000亩;继续实施“一场一策”的畜禽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全区现有畜禽规模养殖场的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及综合利用率均为100%,农村生态环境不断优化。
培育新板,加强产业融合,内引外联延链强链。东西湖区农业农村局通过优化产业布局,促进不同类型产业集聚发展,力争打造乡村产业区域增长极和产业高地,不断提升产业效益。稳步推进省级农业智能示范基地及2021年智能农机示范推广项目中4000亩基地建设,开展新一轮市级都市田园综合体创建工作,推动东西湖区省级智能农业示范项目落地,引进全国脱贫攻坚楷模——李玉院士团队,投资1亿元打造食药用菌“小木耳,大产业”链,有序组织南美白对虾工厂化养殖示范基地、临空港智慧农业产业园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不断提升智慧农业、精致农业层级;大力举办农事节庆活动,七彩龙珠“樱桃节”火爆开园,获得人民日报关注与报道;推荐四季吉祥·石榴红村、柏泉茶园等六家企业申报2021年湖北省休闲农业重点园区,抓住开展武汉市乡村休闲游规划契机,完善我区乡村休闲游重大项目库,形成重大产业项目与乡村建设联动发展,产城融合步伐不断加快。
扎实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为加快“建成支点、走在前列、谱写新篇”作出“三农”新贡献。
附件:
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